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沁县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 60 分)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1795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A海禁政策的保护 B棉纺织业相当发达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小农经济的抵制2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
2、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3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 ”据此,请判断晋商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 ,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5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人口密度:人/
3、平方千米)- 2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A B C D6 “天下之盛,扬为首” ,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A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扬州地理位置优越C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D男耕
4、女织自给自足8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A农业动力的变化 B灌溉工具的变化C耕种工具的变化 D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9沉没于唐代的阿拉伯“黑石号”商船于 1998 年在印尼海域被打捞出水。船上的文物中有一种瓷质执壶(见右图)是中国传统的器物造型,壶表面装饰的“椰枣”多产于撒哈拉沙漠及阿拉伯半岛,纹饰下方衬有褐色彩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说明印尼沿海海况较为凶险 B反映唐代制瓷融入异域工艺C证明唐朝已经引进外来物种 D表明外贸具有文化交流价值1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 B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 3
5、 -棉布C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11在我国古代, “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指土地之神, “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非常重视祭祀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12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给牛喂汤圆,披红戴花,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C四川地区农民迷信思想浓厚 D四川地区小农经济盛行13 (题文)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 , “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
6、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4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 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15 (题文)据史料记载: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 年) ,始定江南夏税折征木绵(棉)等物;大德年间(12971308 年) ,松江乌泥泾的妇女以棉纺织为副业的有一千余家,所织棉布成为名扬远近的商品。这反映了元朝棉纺织业:在江南地区普遍推广 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已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成为政府的税收来源A B C D16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
7、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A田庄经济产生 B大量自耕农出现 C土地兼并加剧 D有效保护非耕地17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4 -A自耕农数量减少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土地兼并加剧18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8、D明末苏杭地区19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主要原因是: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 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A B C D2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隋唐时期 B夏商时期 C战国、秦汉 D宋元时期2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
9、不论“公田” 、 “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22下图是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5 -C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D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23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
10、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24从 1550 年到 1645 年明朝灭亡前的近百年问,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 14000 吨。万历九年(1581 年)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一。用银交纳,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明朝: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C突破了朝贡贸易体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5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此工具名称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26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三言”120 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 50 多篇。 “二拍”80 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沁县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