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6.doc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26.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1、积累(20 分)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 (原创)小船在中流和波浪周(xun)了一阵,蓦地加足马力,像魔鬼漱瀑的咽喉疾冲而去。满江的浪头都被触怒了,纷纷抬起头来顶撞我们。三分钟后,那雾气蒸腾、真象不明的魔喉准会将我们吞进去,漱成几茎水草。幸好船头在撞到左岸的一堆乱岩前,及时煞住,引来众瀑的(hng)然大笑。(摘自余光中伊瓜苏拜瀑记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 分)周(xun) (hng)然大笑(2)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m yn s B. m yn shC. m
2、yn s D. m yn sh2. 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 (原创)(1)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过零丁洋中“ , ”一句,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人生观。(4)水,漾在诗歌中,波动着光影,摇泛着灵气。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 ”,雄心壮志在其中;杜牧泊秦淮, “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万千感慨在其中;王湾次北固山下, “ , ”,生活哲思在其中。3. 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修辞上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词,这是活用。下列加点词属于“活用”的是( ) (2 分) (原创)A.“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鲁
3、迅药 )B.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很沉静。 (席慕蓉暮歌 )C. 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 (白龙马歌词)D. 为了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某公共场所禁烟广告)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2)两小题(原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古时的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生活中隐去,偶尔看到或听到时常常是误用。比如“笑纳”一词,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把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 。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 ,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4、“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曾看到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 ”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笑纳”一词只能纳物,不能纳人,将其改成“笑迎”应当是正确的。(1)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B. C. D. (2)你和李萌去张怡家商量艺术节相关事宜,下面是李萌见到张怡父母后说的话,有几处不妥,请指出,并根据上述文段内容给李萌一些建议。 (3 分)令尊、令堂好,周末还来打扰真是不好意思。我们是来找张怡商量艺术节的,2他的主意最多了,有了他的参与一定会让我们的艺术节蓬荜生辉。2、阅读(55 分)(1)名著阅读(7 分)5.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5、 ,选段中的 A、B 分别是谁?哭的原因是什么?(4 分) (原创)(1)A 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燕顺、石勇抱住。A 哭得昏迷,半晌方苏醒。(2)B 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辱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6.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 “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请简析“二进”名字中隐含的讽刺。 (3 分) (原创) (2)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母亲的报复张丽钧这次回家,跟母亲拉呱,说到“深泽庙会” ,母亲又提
6、起了“菏泽丐帮”:“好多年不来赶庙会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样了”我听了大吃一惊,问母亲:“你还惦记着他们呢?我真服了!”1978 年深泽庙会期间的一个傍晚,一个瘸腿的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开口就喊我母亲“姑” 。他对我母亲说,他是山东菏泽人,胡乱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看能不能给他找几片黄连素。母亲不但找来了药,还给倒了一茶缸子热水,嘱那人吃下。 “帮主”看我母亲是个和善的人,就提出在我家柴棚里借住一宿。母亲自然应允就这一声“姑” 、几片黄连素,掀开了我们家与丐帮交往的伟大历史!丐帮一个传俩、俩传仨,一大群人呼啦啦都跑到我家柴棚来住;他们若是讨要来了饮料、水果,居然要孝敬“姑” ;A 有一回,我可爱的小侄
7、子飞奔回家,激动万分地告诉家人:“我在街上看到我要饭的爷爷他们了!” ;有时碰上我父亲、弟弟干活缺人手,他们也会七手八脚地帮忙;1993 年,我家翻盖了房子,柴棚成了厢房,帮主他们舒服地住在里面,风雨不动安如山;2003 年,我弟弟、弟媳大手笔,拆了旧房,起了四层大楼, “帮主”他们见此光景,知趣地走开了,但是,母亲不依不饶,非要让他们住进来在三层阳面,特意给他们预留了一个大房间我跟母亲说:“那个帮主,虽说叫你姑,可实际年龄比你都要大吧?你想想,你都是 80 岁的人了,他们怎么还能跑得动?再说了,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过,他们很可能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用不着到处跑着要饭了。 ”母亲说:“也是。可
8、年年一到庙会,这心里头就想起他们来了。唉,你说,挂记他们干嘛?”我明白,劝也白劝,母亲的心中有一个位置,就是专给“帮主”他们留的。她对“丐帮”的惦念,差不多是一种难以违逆的宿命。我外祖母生了 6 个孩子,我的一个小舅舅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家境困难到令人无法想象。母亲说,她和我那几乎要饿晕了的二舅去到一户富裕人家讨饭,一个恶汉在大门口叉腰道:“走吧走吧,没有吃的了!”可是,母亲分明看到他家窗户下面有一笸箩高粱,母亲就提出要点高粱,恶汉说:“给了你们,猪吃什么!”在饿得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母亲居然和二舅每人吃了两瓣蒜(家中唯一可吃的东西) ,喝了一点水每当母亲跟我们姐弟讲到这段往事,她眼里都会转动
9、泪花;而我,被那兄妹俩“喝凉水、就蒜瓣”的惨景一次次击中,心头的苦辣蛰痛了双眼。真恨不能穿越回岁月深处,带那可怜的兄妹俩去吃一顿大餐。一直想问问母亲,当年,她给“帮主”找药倒水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在3恶汉家门前遭受的冷眼和羞辱?母亲会不会有一丝庆幸她终是寻到了“报复”那不堪回首的往事的一个好机缘!于是,她温柔地对待“帮主”他们,就像对待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每次翻盖房子都事先想到如何安置那些每年秋天候鸟般飞来的“穷亲戚” 。母亲多么善于“报复”啊!B 她跟每个脏兮兮的乞丐都热络得要命,听着年龄跨度至少有 20 岁的一伙子人争先恐后地“姑” “姑”地唤她,她内心的喜悦都跳到脸上,开出花来。在远
10、离母亲的城市,每当听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勿谄富,勿骄贫”的时候,我都会在心中说:我的母亲,为“勿骄贫”给出了一个满分+的答案呢!命运曾那样亏待母亲,但母亲却有能耐将吞下的苦悉数酿而为蜜,再用这蜜去慷慨滋养他人。母亲的“报复” ,竟是这般高妙!身为她的长女,我叩问自己:我该怎样修心,才配得上做她的女儿?7.概括两次“讨饭” ,填写在横线相应处。 (4 分) (原创)1978 年庙会期间的一个傍晚, ;家境困难,母亲和二舅 。8. 给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一段批注,分析其用词和表达效果。 (4 分) (原创)A 有一回,我可爱的小侄子飞奔回家,激动万分地告诉家人:“我在街上看到我要饭的爷爷他们
11、了!”B 她跟每个脏兮兮的乞丐都热络得要命,听着年龄跨度至少有 20 岁的一伙子人争先恐后地“姑” “姑”地唤她,她内心的喜悦都跳到脸上,开出花来。9. 本文的记叙顺序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做探究并完成下面对话(4 分) (原创):文章开头写本次回家,母亲提起“特殊的亲戚” ,设置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接着按时间顺序回忆我家与“丐帮”交往的历史,刻画了母亲的形象。:第六段为插叙,在文中极为重要, 10. “母亲的报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原创)(3)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鬓毛衰 cu 还是 shui?最近,一篇网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发广泛关注
12、。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如今却得到“认证”。对此,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说服到底念 shu f 还是 shu f,铁骑究竟是 ti q 还是 ti j?事实上,这些读音出现争议,并非首次。早在 2016 年发布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时,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读音就成为规范读音。除了这些日常用语中的读音改动,有些诗词中留存的古音被修改,也引发热议。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 改为 xi)、“乡音无改鬓毛衰”(cu 改为 shui),这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词的合辙押韵,影响了韵律美感。“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2019 年中 语文 命题 比赛 试题 2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