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学案(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知识点 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2表达式Ep mgh,其中 h 是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01 3特点(1)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 地球所共有的。02 (2)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所选 参考平面有关。03 (3)标量性:重力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大小。4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 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 高度差有关。04 05 (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 机械能的变化。06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 减小,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07 就 增大。08 (2)定量关
2、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 减少量,即 WG Ep1 Ep209 10 ( Ep2 Ep1) Ep。11 (3)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绝对的,与参考面的选取 无关。12 知识点 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2大小: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形变量 越大,劲度系数01 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02 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W Ep。03 知识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 势能可以相互转
3、化,而总01 02 的机械能 保持不变。03 22常用的三种表达式(1)守恒式: E1 E2或 Ek1 Ep1 Ek2 Ep2。 E1、 E2分别表示系统初末状态时的总机04 05 械能。(2)转化式: Ek Ep或 Ek 增 Ep 减 。表示系统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06 07 增加量。(3)转移式: EA EB或 EA 增 EB 减 。表示系统只有 A、 B 两物体时, A 增08 09 加的机械能等于 B 减少的机械能。3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除受重力或弹力之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3
4、)除受重力或弹力之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系统机械能守恒。一 思维辨析1被举到高处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 )2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3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一定增加。(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5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小。( )6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答案 1. 2. 3. 4. 5. 6.二 对点激活1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B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5、 J 变化到3 J,重力势能减少了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 D解析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某个物体处于某个位置,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具有不同的重力势能,故 A 错误;重力势能 Ep mgh, h 为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当物体位于零势能面以下时,它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小,故 B 错误;重力势能由5 J 变化为3 J,重力势能变大,故 C 错误;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故 D 正确。2(人教版必修 2P78T2)(多选)神舟号载人飞船在发射至返回的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中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A飞船升空的阶段B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阶段3C返回舱在大气层
6、以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的阶段D降落伞张开后,返回舱下降的阶段答案 BC解析 飞船升空的阶段,火箭加速上升,势能和动能都增加,故机械能增加,A 错误;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阶段,只有引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B 正确;返回舱在大气层以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的阶段,只有引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C 正确;降落伞张开后,返回舱下降的阶段,由于克服阻力做功,故机械能减少,D 错误。3(人教版必修 2P78T3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 v0抛出质量为 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 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m
7、ghB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势能为 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v mgh12 20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mv12 20答案 AD解析 从地面到海平面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mgh,故 A 正确;地面为零势能面,所以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 mgh,故 B 错误;物体在地面上的机械能为 mv ,由机械能守12 20恒得,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也为 mv ,故 D 正确;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v ( mgh)12 20 12 20 mv mgh,故 C 错误。12 20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考点 1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与判断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
8、内。(2)当研究对象(除地球外)只有一个物体时,往往根据“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来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当研究对象(除地球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有没有摩擦力和阻力做功”来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他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代数和为零,机械能仍守恒。42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方法(1)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看物体系统机械能的总和是否变化。(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系统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9、(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例 1 (多选)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解题探究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吗?提示:不一定,竖直面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一定不守恒。(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提示: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尝试解答 选 B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或弹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10、,A 错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或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B 正确。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说明物体的动能不变,但势能有可能变化,C 错误。D 中的叙述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D 正确。总结升华判断机械能守恒应注意的“两点”(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 。2 对于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变式 1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5A甲图中,物体 A 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A 机械能守恒B乙
11、图中, A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 B 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 B 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定滑轮质量时 A 加速下落, B 加速上升过程中, 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守恒答案 CD解析 甲图中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 A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 A 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乙图中物体 B 除受重力外,还受弹力,弹力对 B 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但从能量特点看 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错误;丙图中绳子张力对A 做负功,对 B 做正功,代数和为零, 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C 正确;丁图中小
12、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 正确。考点 2 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求解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物体及地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是物体系统,如果是一个物体与地球构成的系统,一般只对物体进行研究。(2)根据物体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4)选取方便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形式( Ek1 Ep1 Ek2 Ep2、 Ek Ep)进行求解。例 2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A、 B,用细线悬挂在等高的 O1、 O2点,6A 球的悬
13、线比 B 球的悬线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位置后将小球无初速度释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A B 球的动能大于 A 球的动能B A 球的动能大于 B 球的动能C A 球的机械能大于 B 球的机械能D A 球的机械能等于 B 球的机械能解题探究 (1)以悬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两小球的机械能为多少?提示:零。(2)经最低点时, A、 B 重力势能均为负值, A、 B 的重力势能谁比较大?提示: B 球重力势能大。尝试解答 选 BD。空气阻力不计,小球下落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守恒,故 C错误,D 正确;到最低点时 A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较多,增
14、加的动能较多,故 A 错误,B 正确。总结升华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1)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守恒” ,因此,需要先对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做出判断。(2)列方程时,选取的角度不同,表达式不同,对参考平面的选取要求也不一定相同。在处理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时通常应用守恒观点和转化观点,转化观点不用选取零势能面。2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非质点问题(1)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像“链条” “液柱”类的物体,其在运动过程中将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相对物体也发生变化,因此这类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来处理。(2)物体虽然不能看成质点来处理,但因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整
15、体机械能守恒。一般情况下,可将物体分段处理,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各部分的重心位置,根据初、末状态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列式求解。一般情况物体各部分速度大小相同,动能用 mv2表示。12变式 21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 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管中液柱总长度为 4h,开始时使两边液面高度差为 h,后来让液体自由流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为( )7A. B. C. D. 18gh 16gh 14gh 12gh答案 A解析 液柱移动时,除了重力做功以外,没有其他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此题等效为原右侧 高的液柱移到左侧(如图所示),其重心高度下降了 ,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16、液h2 h2柱整体的动能,设液体的总质量为 4m,则有 mg (4m)v2,得 v ,A 正确。12 h2 12 gh8变式 22 (2018成都石室中学二诊)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角为 的斜面轨道 AB 和圆弧轨道 BCD 组成,使质量 m0.1 kg 的小球从轨道 AB 上高 H 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用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圆弧最高点D 时对轨道的压力 F,改变 H 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 F 大小, F 随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 g10 m/s 2。(1)求圆轨道的半径 R;(2)若小球从 D 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到斜面上,其中最低点与圆心 O
17、 等高,求 的值。8答案 (1)0.2 m (2)45解析 (1)小球经过 D 点时,满足竖直方向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F mg mv2R从开始到 D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2 R) mv212联立解得: F H5 mg2mgR由题中给出的 F H 图象知斜率k N/m10 N/m5 01.0 0.5即 10 N/m2mgR所以可得 R0.2 m。(2)小球离开 D 点做平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知,小球落点越低平抛的射程越小,即题设中小球落点位置最低对应小球离开 D 点时的速度最小。根据临界条件知,小球能通过 D 点时的最小速度为v0 gR小球在斜面上的落
18、点与圆心等高,故可知小球平抛时下落的距离为 R所以小球平抛的射程s v0t v0 R2Rg gR 2Rg 2由几何关系可知, 45。考点 3 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应用1.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方法看是否有其他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2三种守恒表达式的比较角度 公式 意义 注意事项守恒观点Ek1 Ep1 Ek2 Ep2系统的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初、末状态必须用同一零势能面计算势能9转化观点 Ek Ep系统减少(或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应用时关键在于分清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可不选零势能面而直接计算初、末状态的势能差转移观点 EA 增 E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五 机械能 守恒定律 及其 应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