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地球运动练习(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地球运动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一)地球运动练习(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自然”题组命题 6 大着眼点之(一) 地球运动高频考点(一)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 时间计算 (2018全国卷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 年 2 月 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12 月 7 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 月 7 日 9 时 B2 月 7 日 15 时C2 月 7 日 17 时 D2 月 8 日 7 时解析:选 A 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 165E 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
2、3 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 2 月 7 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2 月 7 日 9 时。故选 A。2(2018大连重点中学联考)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 5:30 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题。(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6 小时 B8 小时2C10 小时 D11 小时(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 69 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 1821 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A
3、当地时间 2223 时 B当地时间 1920 时C当地时间 2122 时 D当地时间 2021 时解析:(1)B (2)A 第(1)题,当陈先生从广州机场起飞时,当地的地方时约为5:02,同样可计算出此时夏威夷的地方时约为 11:06;由于广州与夏威夷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昼长相同,该日的昼长约为(12:005:02)2,即 13 小时 56 分钟;此日夏威夷日落的地方时约为 12:006 小时 58 分18:58,故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8:5811:067 小时 52 分钟,约为 8 小时。第(2)题,陈先生所在的夏威夷位于西十区,伦敦位于中时区,陈先生在伦敦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 69 时,
4、此时夏威夷的区时是 2023 时;悉尼位于东十区,陈先生在悉尼的女儿的空闲时间是当地时间 1821时,此时夏威夷的区时为 22 时次日 1 时,综合考虑,陈先生与两个女儿联系的时间应为夏威夷时间 2223 时。命题视角二 日期变更 3(2018广东四校联考)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A3 时 B6 时C9 时 D18 时(2)此时,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与旧的一天所占范围之比为( )A31 B13C34 D43解析:(1)B (2)A 第(1)题,由题干
5、材料可知,该图为日期钟,日期界线是 0 时所在经线与 180经线;短针固定指向 180经线,那么长针应该指向 0 时所在经线;图示长针指向 90W,即 90W 的地方时为 0 时,即西六区为 0 时,由此可计算出伦敦时间(中时区区时)为 6 时,故选 B。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 0 时所在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由图可知新的一天占 270,旧的一天占 90,新旧日期之比为 31,故选 A。3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且多以某重大事件发生的时空图文信息为载体,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
6、理实践力。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这两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熟练掌握有关时间和日期的解题思维流程,灵活运用相关方法技巧。1巧用综合思维解答时间计算类题目2落脚地理实践力,掌握地方时判断的 4 个技巧(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 时。(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 12 时。(3)若是春、秋分日,全球日出地方时为 6 时,日落地方时为 18 时。(4)若在赤道上,全年日出地方时为 6 时,日落地方时为 18 时。3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日期范围的 2 种
7、计算方法方法一:表轴法。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 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头为 180经线。然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 90E 为零点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 1/4。方法二:180时间法。当 180经线为零时,全球同一个日期。随后,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零时线向西移动 1 小时,180经线为 1:00,全球有 1 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因此,180经线为几点,全球便有 24 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做题时需注意,要求的日期范围是新日期的范围还是旧日期的范围。4题点全练(2019 届高三郑州联考)2017 年 8 月,该年
8、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降临美国。此次日全食始于北京时间 8 月 22 日 0 时 49 分,全食带西起东北太平洋,至大西洋中部结束。据此完成 12 题。1美国最先看到此次日全食的地点地方时大约为( )A8 月 21 日 6 时 49 分 B8 月 21 日 8 时 49 分C8 月 22 日 0 时 49 分 D8 月 22 日 11 时 49 分2发生日全食时,能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或太阳活动是( )A光球层 B黑子C日珥 D太阳风解析:1.B 2.C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此次日全食从东北太平洋开始,横跨美国,到大西洋中部结束,即美国最先看到此次日全食的地点位于美国西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9、美国西部为西八区,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 8 月 22 日 0 时 49 分时,美国西部时间大约为 8 月 21 日 8 时 49 分。第 2 题,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人们看不到光球层及发生在光球层上的黑子活动;日珥发生在色球层上,在日全食时可以观测到;太阳风属于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人们不能观测到。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 24:00)还不睡或一夜不睡。美国洛杉矶市(经度约为 118W)的约翰先生与中国北京市的韩先生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都是当地区时的 8 时20 时。据此回答 34 题。3在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 )A
10、北京时间 16 时20 时 B洛杉矶时间 8 时20 时C北京时间 8 时12 时 D洛杉矶时间 16 时22 时4若其中一地的区时为 23 时时,两人准备结束网上聊天,这时有可能是( )A约翰先生熬夜聊天 B韩先生熬夜聊天C两人都熬夜聊天 D两人都不熬夜聊天解析:3.C 4.D 第 3 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时间是西八区的区时,两地区时相差 16 小时,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假设日期。假设北京时间是 6 日 8 时20 时,洛杉矶时间为(6 日 8 时20 时)16 小时5 日 16 时6 日 4 时,其与北京时间 8 时20时的共同部分是 16 时20 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
11、的时段是洛杉矶时间 16 时20时。假设洛杉矶时间是 6 日 8 时20 时,北京时间为(6 日 8 时20 时)16 小时7 日 0时(或 6 日 24 时)7 日 12 时,其与洛杉矶时间 8 时20 时的共同部分是 8 时12 时,所5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交流的时段是北京时间 8 时12 时。第 4 题,当北京时间是 23 时时,洛杉矶时间是 7 时;当洛杉矶时间是 23 时时,北京时间是第二天的 15 时,故两人都不熬夜聊天。高频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8全国卷节选)小明同学 7 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
12、据此完成下题。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 出发,左侧靠窗 B8:00 出发,右侧靠窗C10:00 出发,左侧靠窗 D12:00 出发,右侧靠窗解析:选 B 根据图示线路里程和平均限速推算可知,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整体向南行驶,全程约需 5 小时。7 月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因此,8:00 出发,8:0013:00 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右侧靠窗可避免长时间暴晒,B 对。6:00 出发,6:0011:00 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北和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因此左侧
13、靠窗易长时间暴晒,A 错。10:00 出发,10:0015:00 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和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和右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也易暴晒,C 错。12:00 出发,12:0017:00 期间太阳主要位于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右侧窗口,因此右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D 错。(2017全国卷节选)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如图所示)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据此完成下题。6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 12 时解
14、析:选 B 轮胎测试时期为每年 11 月到次年 4 月,此时期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故该地不可能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极夜期间只能在夜间进行轮胎测试;受极地东北风影响,冷空气来源方向主要为东北方;4 月,芬兰伊瓦洛地区出现或接近极昼,12 月出现极夜现象,白昼时长的最大差值大于 12 小时。命题视角二 昼夜长短变化与人类活动 3(2018张家口模拟)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夏季(5 月 1 日9 月 30 日)冬季(10 月 1 日次年 4 月 30 日)上午 9:3013:30 上午 10:0014:00午休 午休下午 16:0020:
15、00 下午 15:3019:30(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该城市可能是( )A哈尔滨 B北京C乌鲁木齐 D广州(2)该城市政府机关制定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主要依据的是( )A日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B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解析:(1)C (2)B 第(1)题,从表中时间可以看出,上下班时间都较北京晚 12 个7小时,这说明该城市位于我国西部,四个选项中只有乌鲁木齐符合,故选 C。第(2)题,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显著,为了更符合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习惯,特制定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以区域图、地理表格为命题载
16、体,以社会生活场景为命题背景,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熟记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规律,又要结合生活实际去深刻领悟。(一)从区域认知的角度理清昼夜长短和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
17、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图所示:(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利用昼弧或夜弧的弧度数进行计算8昼(夜)长昼(夜)弧/15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1)依据: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 12 点对称;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 0 点对称;上午时长下午时长;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图所示:(2)计算方法: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题点全练如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 12 题。1假如地点位于北半球,图中 M 点代表
18、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假如地点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的排列顺序,正好是纬度从高到低B地点可能位于 80NC图示期间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D地点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解析:1.D 2.C 第 1 题,由图分析可知,日期为 M 时两地昼长达到最长,地9昼长达到最短,可确定此日为二至日。假如地位于北半球,则 M 点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 D。第 2 题,图中四个地点中,应在赤道上,纬度最低,故 A 错误;出现极昼的时间很短,应该在极圈附近,故 B 错误;地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存在极昼、极夜现象,故D 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 M 为夏至日,故图示期间地点
19、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C 正确。如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34 题。3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B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C甲、乙两地为对跖点D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4如果甲地位于南半球,则 b 的日期最可能是( )A3 月 21 日 B6 月 22 日C9 月 23 日 D12 月 22 日解析:3.D 4.C 第 3 题,图中实线表示甲地昼长变化,从 a 到 c 时间段内,甲地昼长从 6 小时增长为 18 小时;虚线表示乙地夜长变化,从 a 到 c 时间段内,乙地夜长从 15小时缩短为 9 小时,则此时段内乙地昼长从 9
20、 小时增长为 15 小时;两地昼长变化状况相同,位于相同半球,A 错误。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太阳高度大小,B 错误。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从两地昼长变化幅度可知,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D 正确。呈对跖点的两点,从纬度来说,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数值相同,C 错误。第 4 题,此时段内甲地昼长从 6 小时增长为 18 小时,甲地位于南半球,则说明此时段南半球昼逐渐变长。b 日期时甲地昼长为 12 小时,则此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排除 B、D;b 日期过后,甲地昼长继续增长,说明 b 日期为秋分日,秋分日为每年 9 月 23 日前后,选 C。高频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情全察
21、命题视角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读 110E 经线 M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 40,回答(1)(2)题。10(1)M 地的纬度位置为( )A2326N B20NC2326S D20S(2)M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4634 B4326C8634 D8326解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所以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为回归线上至极圈之间冬至日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 4652,A、C 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12 月 22 日
22、前后),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B 正确、D 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纬 2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H90|,其中 H 为正午太阳高度, 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 为直射点的纬度,计算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4634。命题视角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2如图为我国甲、乙两个不同地区房屋院落的尺度,图中角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两个院落可能分别位于( )A浙江、江苏 B新疆、云南C广东、黑龙江 D福建、北京(2)与甲地相比,乙地院落尺度更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C光照 D地形解析:(1)D (2)C 第(1)题,由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 命题 着眼点 地球 运动 练习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