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蓬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山东省蓬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东省蓬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蓬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是镌刻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A 1839年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图镌刻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上的一幅著名浮雕,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 1839年虎门销烟,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 点评:关于虎门销烟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林则徐;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
2、嘱中告诫革命党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里 “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里 “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 C。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点评:关于辛亥革命,学生要认识到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所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胡适先生曾说: “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这个 “新时代 ”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中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 面大旗,又称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所以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新时代是民主科学时代,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还可以考查的内容包括: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主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在中国的大地上,
4、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A鲁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故选 C。鲁迅、陈独秀、胡适也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 “文学革命 ”口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 点评:学生要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礼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5、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副对联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战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北京学生的斗争、上海工人的声援下,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释放学生。所以上述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能根据对联内容判断是五四运动 。关于五四运动,除了对联中涉及的内容外,还可以考查的有:爆发时间:
6、1919 年 5 月 4 日;重心的变化:北京 上海;斗争主力的变化:学生 工人;学生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还我青岛 C废除 “二十一条 ”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中学生打出的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的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性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点评:关于五四运动,还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包括: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爆发时间: 1919年 5月 4日;重心
7、的变化:北京 上海;斗争主力的变化:学生 工人;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 的地点是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故选 D。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日本东京,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地点是南京,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史实 点评:关于中共一大
8、的史实,除了地点外,还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 1921年 7月 23日;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当前任务、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朱德在 1962年视察井冈山时,将井冈山视为 “天下第 一山 ”。这主要是因为在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朱德将井冈山视为 “天下第一山 ”。这主要是因为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
9、地,故选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中国工农红军是从瑞金开始长征的,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是秋收起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评: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某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B南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C秋收起义的战斗情景 D长征途中的战斗情景 答案: A 试题分析: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某城,该影片再现的是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功显赫,赢得
10、了 “铁军 ”的称号,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 点评:关于北伐战争的史实,还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内容:开始时间: 1936年;北伐的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作战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了敌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党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 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 C。 考点
11、: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辟 点评:学生要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 “星星之火 ”指的是 A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 “星星之火 ”指的是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 C。创建了自己的军队的是南昌起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 1931
12、年的江西瑞金。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评:学生要掌握,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的时间是 1927年你 10月,建立者是毛泽东。之所以会选择井冈山地区的原因包括: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国民党的力量薄弱。 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 A攻 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巧渡金沙江,故选B。攻占遵义 ,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与强渡大渡河有关的是飞夺泸定桥。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史实 点评:关于长征的史实,还可以考
13、查的是: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时间: 1934年 1936 年;结束的标志: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意义:红军的主力得以保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 “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 ”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A 2010年 10月 10日 B 2011年 10月 10日 C 2011年 12月 12日 D 2012年 1月 1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新军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所以 “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 ”,应选择 2011年 10月 1
14、0日最为合适,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武昌起义的具体时间,关于辛亥革命,还可以考查:中 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的意义等。 吴玉章作诗: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新军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所以上述诗句颂扬的是辛亥革命,故选 C。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5、。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出是辛亥革命,诗句涉及到了武昌起义和革命的影响。另外,还要学生掌握的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包括: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 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鸦
16、片战争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关于南京条约,学生要知道,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里的 “两度劫 ”发生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里的 “两度劫 ”是指北京两次遭到列强的入侵,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都曾攻占北京,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理解 “两度劫 ”的含义。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7、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割让辽东半岛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 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甲午战败割台湾 ”指割台湾, “偿二百兆 ”指赔款白银 2亿两,均出自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也出自该条约,故选 A。B、 D项的内容出自南京条约, C项内容出自辛丑条约。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点评: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除了上述涉
18、及的割地、赔款外,还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和设厂。学生要掌握其具体内容: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如图,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战败后, 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 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后, 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这三大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侵华的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东省 蓬莱市 年级 上学 期期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