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2、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D“焚书坑儒”,文化专制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时曾说:“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中国人的力量能够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文明世界的中央之国。他们本应在葡萄牙人之前就绕过好望角,在西
3、班牙人之前就发现并征服美洲。”你认为汤因比的推论( )A不可能变成现实B揭示了郑和远航的本质C有可能变成现实D反映东西方文明本质相同3明末清初,中国生丝、丝织品和棉织品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十分畅销,西方国家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价格也不断上涨。清政府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来抑制生丝、丝织品和棉织品的价格过快上涨。从当时的时代潮流看,清政府的做法( )A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生产者的利益B限制生产和贸易,违反经济规律C保护民族工业,抵制外来恶性竞争D加速工业革命进程和海外市场拓展41865 年,英国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了一段 500 米长的铁路,想试探一下中国人是否能接受现代交通。但京城却谣言四起,疯传铁路会破坏
4、龙脉,惊扰山川神灵,于是步军统领下令将其强行拆除。材料反映了( )A长期封闭使中国官民愚昧无知B中国军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C中国人封建迷信思想十分严重D爱国人士借机收回路矿权益51919 年 3 月至 1921 年 7 月,美国学者杜威在中国访问,说道:“(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中国的政治革命是一场失败,因为它是外部的、形式上的,只触动社会运作机制而没有影响实际控制社会的生活观念。”对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失败的B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转型未成功C中国应重新进行政治革命D思想观念变革才能使中国成功转型61942 年 11 月,宋美龄夫人代表蒋介石到美
5、国访问,历时三个月。宋美龄在美国各地和美国国会发表演宣传中国人民奋勇辆牲、独立坚持五年抗战的艰难痛苦,掀起了一股“宋美龄旋风”。宋美龄访美的主要目的是( )A缔结反法西斯同盟条约B争取美国援助中国抗日C宣传中国英勇抗日功绩D商谈中美联合对日作战7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明确规定:“(法官)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A主张重罪轻罚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B法庭纵容犯罪C法官量刑自由D重视犯罪证据819 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不断高涨,罢工斗争十分频繁,有的国家甚至演变成武装起义。但英国工人阶级很少有
6、暴力革命的诉求,改良主义、经济主义思想盛行。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B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C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取得成功D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91859 年,达尔文发表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宗教界不断诋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其学说在西方社会很快被普遍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达尔文学说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是( )A冲击宗教神学的宇宙观世界观B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C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10以下是 1870 年至 1900 年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简表。据此可知( )A西方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7、C技术进步助推世界贸易增长D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扩张政策11有学者在评述斯大林模式时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者强调的“明显地改变”是指( )A废弃了对工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B减缓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速度C取消了农村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D放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12罗斯福新政一直遭到美国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一些报纸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资本家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材料反映了部分资本家不满罗斯福( )A
8、在美国实行公有制B建立社会保障C全面干预经济发展D主张实行国营经济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13中国的灾荒,世界罕有,社会救济不可或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统计,明代的灾害竟达 1011 次之多。灾害造成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政治危机等各种问题。为应对灾情,救济灾民,明太祖洪武初于各州县人口密集处建立仓廒,以备赈济,名曰预备仓。灾区税粮即与躅免,实行赈贷措施,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和生活。如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嘉定县饥,命发官廪米 28120 石,直接救济灾民。但仍出现地方官捏报灾荒,侵吞赈银等事件。摘编自张祖平明清时期的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材料二 土地革
9、命时期,因灾害等原因对根据地农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苏维埃政府现有财政有针对性倾斜下,动员各县乡政府将多余的秧种和有余力的牛组成耕牛队,帮助缺乏地方进行耕种。苏维埃政府提出,应“适当调动人力和牛力”,制定生产奖励条例,将其收获的一部分奖励给提供人力、牛力的人。毛泽东动员群众互相帮助共渡难关,193 年秋,临时中央政府在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中提出,劳动互助社不仅有计划地调剂了劳动力的余缺,而且养成了群众的阶级互助精神。因苏维埃政府措施得当,且符合当时根据地农村的实际,取得了积极效果。摘编自阳甜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硏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应对灾情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
10、政府重视灾情的原因。3(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区应对灾情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救济的理解。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今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请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0-180 字,)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民国初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和西法东渐的变法思潮,推动着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法学界精英分子谋求法治救国之路,积极推进司法改革。1912 年 1 月 3 日,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司法部,对法官的考选和任用提出了一系列办法
11、。同时,孙中山大胆启用法律专业人才,任命毕业于英国林肯法律学院的伍廷芳为司法总长。临时政府还陆续确立了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审判独立、公开及辩护等方面的原则和制度;并借助媒体开展报道和宣传,使人们逐渐接受比较先进的司法理念。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短短九十多天,司法改革的制度建构未能及时得到实践的检验。临时政府司法改革尽管短暂,但是它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了一个争取司法公正的新时代。正如学者所言;“经过民国初年短暂的宪政法治的不成功实验后,到 1920 年代,革命呼声再度高涨,成为众多政治团体和民众的共同诉求,并付诸实践。”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的司法改革及当下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特
12、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意义。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日本是蓄意挑起侵略战争,引发二战爆发的国家之一,却未对二战的罪行作出正确反省。至今日本政坛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明确承认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对日采取遏制战略。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从反苏反共的战略目标出发,对日政策逐渐转向扶持和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力图把日本打造成美国在远东反苏反共的战略堡垒。这使得日本文化思想领域长期存在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潮,在日本拍摄放映的有关电影中,出版发行的有关书籍中,甚至对日本新制造的军舰命名中,皆反映和传播军国主义思想
13、文化。从 1950 到 1952 年,在远东同盟军总部授意和支持下,日本首相吉田茂政府先后为 18 万左右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允许他们进入政界担任公职。到 1958 年 4 月 7 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日本战犯最后都得到赦免编摘自马海伟日德对待二战的不同态度及原因剖析(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未能正确反省二战罪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对二战罪行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美国第 16 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是一位反对黑人奴隶制的坚强战士,毕生为消除社会中这一最大的罪恶而竭诚努力。林肯出生于穷人的家庭,年轻时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
14、后步入政界。由于受家庭贫困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同情奴隶,反对奴隶制度。青少年时代,林肯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特别推崇杰斐逊的政治主张;并完全接受杰斐逊提出民主原则都是建立在“人人生而平等”这一政治基石之上的观点,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是美利坚人民的民族精神。南北战争爆发后,在军事上,北部总是处于失利的态势。林肯认识到,仅以北部现有的实力是无法与南部的反对派势力相抗衡的,如果依靠奴隶这部分力量的话,北部取得战争胜利还是存在可能的。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奴隶宣言,1863 年又正式命令解放奴隶,但黑人没有得到政治权利,也没有得到土地。摘自苏日娜林肯废奴思想变化原因探究(1)根据材料,分析林肯废奴思想
15、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林肯的废奴制。2019 届 云 南 省 师 范 大 学 附 属 中 学高 三 上 学 期 第 四 次 月 考历 史 答 案1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形成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说明秦朝已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 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秦朝的“焚书坑儒”,排除 D 项。【点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中央确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通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确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郡县制的推行相
16、对于以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A【解析】郑和下西洋是为宣扬国威,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动力有限,因此材料中汤因比的推论不可能变成现实。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揭示郑和下西洋的本质,排除 B 项;从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来看,材料中的推论不可能成为现实,排除 C 项;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开辟新航路反映出东西方文明的本质不同,排除 D 项。【点睛】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组成部分。朝贡贸易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