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文本1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文本1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文本1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本 1 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理解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2.赏析词上片的景物描写。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沁园春( ) 橘子洲( )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怅寥廓( )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答案 qn j mn chn lio ku zhn rn qi (2)多音字尽Error! 劲Error!答案 jn/jn jn/j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答案 (1)沁园春/分泌/静谧 (2)漫江/蔓延/轻歌曼舞(3)寥廓/未雨绸缪/荒谬 (4)
2、携手/隽秀/镌刻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峥嵘岁月: (2)指点江山: (3)激浊扬清: 答案 (1)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错点提醒:这是一个褒义词。)(2)纵论国家大事。江山,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2(错点提醒:注意使用对象,不能用于具体的山水。)(3)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也说“扬清激浊”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峥嵘岁月已远去,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仍长存我们心底。( )(2)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3)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
3、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正能量,共同珍惜、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答案 (1) (2)。望文生义 (3)2辨词填空(1)寥廓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多指空间范围上的。如“寥廓的天空” “视野寥廓” 。辽阔:广阔,宽广。多指面积广。如“辽阔的大地” “辽阔的海洋” “幅员辽阔” 。我们几个站在牛鼻寨的一个山尖上,脚下是茫茫云海,眼前是_的天空,此刻的我们,已经情醉崀山、魂系崀山!我骑着一匹棕色的快马,在_的草原上奔驰,风在我耳边呼呼吹过,让我感到一丝丝凉意。答案 寥廓 辽阔(2)意气义气意气:a.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b.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c.由于主观和偏
4、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闹意气”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义气凛然” 。“意气”往往指精神状态。 “义气”往往适用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在日本侵华时,多少_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在卡马乔的执教生涯中,冲动、_用事的例子不在少数。两次短期执教皇马时,或因与俱乐部高层不和、或因与大牌球员不和,卡马乔都曾拂袖而去。答案 义气 意气(3)风华正茂年富力强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形容青年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多用作谓语,侧重于正当年(年轻)。年富力
5、强:年纪轻,精力旺盛。侧重于年龄和能力的合理搭配,一般指上了些岁数的。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大多由_的中青年组成。那时我们_,精力旺盛,不论撰文,还是校对,都能得心应手。3答案 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课外名句(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4)一万年
6、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5)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诗词作品有西江月井冈山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长征 采桑子重阳 清平乐会昌 沁园春雪等。二、背景展示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香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
7、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展望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他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当时有许多事件可以印证,如 1915 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小册子,开展斗争;1916 年直接组织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等。三、文学常识词的相关知识41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不齐,也称“乐府”“长短句” “曲子词” “诗余” 。词从字数上看,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
8、上)。从风格上看,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曲)或一片。一首由两片构成的词,其下片的起句具有承上启下、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称为“过片”或“过变” 。2词牌:也称“词调” “词格” ,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律等。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 “长沙”是标题。“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但每个人对秋天的理解各不相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落榜
9、才子张继笔下的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客居他乡的王勃笔下的秋。那伟大领袖毛泽东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沁园春长沙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全词一共描述了四幅图画,请根据提示为其中的三幅图画命名,填在图中空缺处()。(2)景物描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在第二幅图画中,作者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湘江秋景的特点?试分析并填在图中空缺处()。5答案 (1)独立寒秋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2)静 动1词的上片前三句交代了什么?语序上有何特点?“独立”一词写出了怎样的情境?答: 答案 (1)交代了时间(寒
10、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地点(橘子洲头)和作者的处境(独立)。(2)出于词律的需要,语序上存在倒装现象,要调一下语序译成:在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面前的湘江向北流去。(3)“独立”写出了作者的形单影只, “独”字又与下片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2下片一个“忆”字领起下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作者给出上片“谁主沉浮”的答案了吗?答: 答案 两幅画: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图示如下:3上片提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则指出“同学少年”是主宰江山盛衰之人。请吟诵下片,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词中的“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答: 答案 (1)“同学少年”是风
11、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关心国家大事且6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藐视一切反动派和军阀官僚的青年革命者的群体形象。(2)“风华正茂”体现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体现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体现关心国家大事且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5)“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藐视一切反动派和军阀官僚。4怎样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并说说这一问句与上片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答: 答案 理解:(1)这是一幅中流击水图,大概意思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2)采用象征手法,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神
12、奇的想象,含蓄巧妙而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内在联系:这一问句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问句再次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5作者的满腔激情充溢全词。在诗歌中,情景常常融为一体,融情于景,景情交融。在上片的景物描写中,作者用词精准恰当,极富表现力。请说说下列加点的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看万
13、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数词“万”:(2)形容词“遍”: “漫”:(3)动词“染”:“争”:“击”:“翔”:(4)副词“竞”: 答案 (1)“万”:描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2)“遍”:绘出了红得彻底。7“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3)“染”:化静为动,写出了山林红叶斑斓的场面,表现了红叶的绚丽,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争”: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翔”:精当地描绘出了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4)“竞”:竞相,写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理解全词的
14、关键句子,有关“怅”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不应该理解为“失意” ,认为“怅”字表达了词人由深思而引起的激昂慷慨心绪;有人认为应该理解为“惆怅感慨” 。你认为“怅”字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 (观点一)“怅”字在本词中不能理解为“失意” ,而是表达了词人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心绪。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观点二)从课本注释来看, “怅”是“惆怅感慨”的意思。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词人陷入了沉思,河山壮美,但革命的形势不容乐观。词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
15、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 “怅”字表现了词人的迷茫和担忧。情景交融本词景与情的关系是:触景生情,先景后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正是词人对景与情的灵活应用,增强了这首词的无穷魅力。技巧点拨(1)抓准景物特点要完成一篇优质的情景交融的文章,就必须抓准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本身出发,抓住景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神韵,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将内外巧妙结合。(2)选准词语,巧用修辞8最优美的写景往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或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或借助修辞营造绝妙意境。如天净沙秋思写了藤、树、鸦、道、风、马等景,为突出它们的特征用了“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呈现出
16、了一种冷落暗淡、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3)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写景不是为单纯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是为了表现情感。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写景的同时要注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中。再如天净沙秋思 ,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借助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迁移运用用“微霜” “红叶” “秋色”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 字左右。答: 答案 (示例)暮秋的天空,初寒薄透,冰蓝色迷离着渺远的苍穹。隐隐微霜如同透明的花朵,兀自开放,又兀自消亡。红叶翩翩,秋色萧萧。若说西风有情,那满山摇曳的鲜红便是随她起舞的蝶,演绎着一场绚烂的季节
17、。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面对如此壮丽寥廓的景象,词人不仅表现出了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了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应当是每一个时代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示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18、,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那荡漾着万千柔情、凝聚着悠悠历史的壮丽河山,引起了一个青年的雄心壮志。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鸿鹄之志,在顷刻间绽放。伟大的抱负,注定了他将书写明天的辉煌灿烂。他淡淡地敲醒了我沉睡中的野心与意志,他告诉我, “敢教日月换新天”才是中华儿女的真本色。(选自那时,我的灵魂被他敲醒 ,有改动)二、课外素材吴敏霞:追梦青春31 岁的吴敏霞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超越“跳水皇后”郭晶晶,成为五金王。9就身体条件而论,吴敏霞其实并不适合做跳水运动员。先天性贫血,先天性胯、髋关节有点突出,身体素质不如旁人的她,用高强度的训练来补足,每天跳水池、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专题 一向 青春 举杯 文本 沁园春 长沙 学案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