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修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三).doc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修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四选修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板块四 选修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1(2018无锡模考)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的重要措施是( )A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允许外国资本的引入C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 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答案 B解析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三大经济政策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大中型企业收归国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故 A项错误;外国资本的引入属于新
2、经济政策内容,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故 B项正确;农业全面集体化是斯大林体制的开始,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 C项错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时出现,与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21946 年,有人在战后经济政策的手稿中向国家(苏联)提出如下建议: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业的控制。这一建议( )A有利于战后经济的转型B揭露了苏联政治弊端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D否定了苏联经济模式答案 A2解析 根据材料中经济措施的内容“取消原材料的集中供应方式;废除强制征收农产品的制度;建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取消国家对国内商
3、业的控制”可能会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经济体制的转型,故 A项正确。3(2018南京师大附中月考)先锋戏剧的宗旨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对固有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强烈质疑与颠覆。这种戏剧在苏联长期被称为“地下戏剧派” ,但它在 20世纪后期逐渐崭露头角。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渗透B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传统与实践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D受“公开性” “新思维”的影响答案 D解析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摒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苏联的先锋戏剧 20世纪后
4、期也由地下转为公开,故 D项正确。4下表是 1930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时间 国家 措施1930年 5月 美国 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 33%提高到 40%1931年 9月 英国 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1931年 12月 日本 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 65%1932年 德国 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关税1933年 4月 美国 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50%表格中的这些措施( )A帮助各国顺利渡过了经济危机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加剧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 D解析 材料中“放弃金本位” “货币
5、贬值” “提高关税” ,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各国为自身经济利益而相互转嫁危机的无序状态,不利于经济危机的渡过,故 A项错误;这些措施会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 B项错误;是美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一项有以偏概全的错误,故 C项错误;各国之间相互转嫁危机,加剧了矛盾,故 D项正确。5(2018常州三模)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3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这说明( )A总统魅力决定新政成败 B舆论导向有较大盲目性C国会
6、决议受到传媒左右 D政府公关借力大众传媒答案 D解析 新政的成败并不是总统魅力决定的,故 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媒体的作用,并不是消极影响,故 B项错误;国会决议一定程度会受到传媒影响,但不能说是左右,故 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罗斯福借助传媒的作用让民众知道他的方案,故 D项正确。6(2018南京摸底)1982 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 )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B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C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
7、负担答案 C解析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出该政策对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故 A项错误;该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非推卸政府的社会责任,故 B项错误;该政策的制定改变了福利支出完全由政府承担的运行方式,改由政府、雇主、工人共同承担,故 C项正确;“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 ,可见雇主的税收负担没有增加,故 D项错误。7(2018扬州期中)有学者认为, “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该学者旨在强调这
8、一危机( )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答案 A解析 根据“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作用,故A项正确;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秩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下方有结果,故 B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本身是美苏争霸的结果,对其没有削弱,故 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构建没有直接影响,故 D项错误。8(2018淮安八校高三联考)1946 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为 77.79亿美元,1947 年上半年4顺差则达 59.22亿美元,美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贸易。这种
9、现象( )A导致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有利于美国扩大欧洲市场C使欧洲清偿能力日渐增强D有利于缓和欧洲社会矛盾答案 A解析 材料反映出美国经常项目顺差由 1946年到 1947年有所下降,从“美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对欧洲国家的贸易” ,可知美国顺差下降的原因是欧洲实力衰弱,缺少购买力,故美国制定了扶植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以恢复与发展欧洲市场,故 A项正确。9冷战期间不少历史学家批评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对抗的危险。而冷战结束时,赞扬北约和华约具有避免冲突升级的能力成为学术时尚。这反映了(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战的爆发B学术界力图对冷战作出辩证评价C历史研究不
10、可能得出一致结论D意识形态决定学术研究的水平答案 B解析 冷战时期,对军事同盟多是批评、指责,冷战结束后,对军事同盟大加赞扬,表明学术界力图对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故 B项正确。10据全球通史记载:从 1950年到 1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 7.1%、5.6%和 4.9%,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 3.5%。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B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C加剧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D主要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答案 D解析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始于 20世纪七十年代,故 A项错误;德、法、意的发展,不能表明西方资本主义
11、世界分化,故 B项错误;1947 年马歇尔计划,美国对西欧经济确有渗透,但也是外因,不起主要作用,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0 年到 1964年” ,与西欧一体化开启时间相符,是内部原因,是主因,故 D项正确。11(2018启东高三第一次联考)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 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 ,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 ,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 )5A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B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C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答案 A解析 为了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12、系,英美两国推出了不同的计划,是为了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故 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英国实力下降,美国实力急剧膨胀,故 B项错误;英美两国的措施都是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为了阻碍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 C项错误;英美两国在自由贸易上的看法有分歧,与两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并不是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故 D项错误。612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战略利益,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B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C积极参与非洲国际组织活动D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13、答案 A解析 根据题干“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可以看出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是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 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与非洲的相关贸易信息,因而不能说明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故 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参加非洲国际组织活动的相关信息,故 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殖民主义的相关信息,故 D项错误。13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产量表(局部),此表说明(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原煤(万吨) 6 649 13 000 96原油(万吨) 43.6 146 235钢(
14、万吨) 135 535 296生铁(万吨) 193 594 208布(亿米) 38.3 50.5 32纱(万吨) 65.6 84.4 28A.“大跃进”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B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C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D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效益答案 B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生产增长较大,轻工业生产增加较少,说明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 B正确;“大跃进”开始于 1958年,不是“一五”计划期间,故 A错误;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故 C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反映主要能源的效益的问题,故 D错误。14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板块 选修 部分 综合 检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