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 “光荣孤立 ”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 “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世纪中期英国奉行 “光荣孤立 ”的外交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尤其是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因此
2、A符合题意, B D两项表述有误,它与当时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不符, C美国不属于欧洲, “光荣孤立 ”政策对美不适用。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丘吉尔说: “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 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 .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 .我们同样可以亲德 反法。 ”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从丘吉尔的说法中可以看出英国外交
3、最关心的是哪个欧洲国家最强大、哪个欧洲国家足以在欧洲称霸,维持欧洲大陆 “势力均衡 ”,以此来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英国的外交政策 法国将领在 1919年预言: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 “均势 ”政策 C美国抛出了 “十四点原则 ”,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为凡尔赛体系是在制裁德国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华盛顿体系束缚着日本的发展,致使德国和日
4、本必欲冲破之,也就是说未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故法国元帅福煦有此 “预言 ”,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 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一战后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将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使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猛兽了屈辱,因此 B符合题意。而辛丑条约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
5、等条约;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洗刷中国屈辱历史的国际文件。故选 B。 考点: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和约内容及影响 一本史学著作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 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及阅读史料的能力。材料中 “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
6、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表明欧洲地位下降这与 所述事件相关,而 显然与欧洲衰落无关应排除。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凡尔赛体系域华盛顿体系的相关内容可知两者是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是少数大国操纵,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
7、盾都没有根本解决;都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因此 均符合题意,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是比较 成功的,因此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 “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 -伍德罗 威尔逊的理想。 ”这里 “威尔逊的理想 ”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国际联盟
8、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时间“1945年 ”和内容 “宪章 ”,可推断为联合国宪章,即建立普遍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问题,另外从 “三十年前 ”、 “威尔逊的理想 ”可判断为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 -国际联盟,将此纳入他的 “十四点原则 ”。 1919年 1月 18日,巴黎和会召开以后,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并主张把国联盟约列为对德和约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 D符合题意。故 D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联盟的成立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
9、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 “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一战后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可知, 符合美国,一战战场主要在欧洲,美国是战争后期参战的,并且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一战结束时美国是最有钱的; 符合英国,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但国际中心仍在欧洲,而 则符合法国,巴黎和会上法国要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因此 C符合题意。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10、 巴 黎和会的内容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这反映了一战之前的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B军国主义盛行 C崇尚和平 D强权政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由材料中 “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的 “手枪 ”反映了德国在战前实施武力解决争论,联系德国的历史背景,这一现象是德国军国主义盛行的结果,因此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11、)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有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比较分析及整体归纳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判断出 B指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的影响; D项指九国公约; C项不符合史实。归纳三个条约内容和影响可得出 A是共同点,因此 A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内容 美国首倡建立国联,但是最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联,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国联以维护和平为宗旨,不利于美国称霸
12、世界 C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互相制衡 D美国的对外政策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由于美国人对英、法阴谋的愤怒,美国参议院拒绝接受凡尔赛条约,从而否决了其中加入国际联盟的内容,美国作 为国联的首倡者最后竟然没有加入国联,体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因此 D符合题意。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联盟的成立 歌曲雅拉玛中唱道: “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 ”。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13、 ) A 19世纪 30年代 B 20世纪 30年代 C 19世纪 40年代 D 20世纪 40年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西班牙 ”“国防纵队 ”“西斯狗豺狼 ”可以判断,歌曲雅拉玛反映了西班牙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 1936年 7月,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14、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抓住 “根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 -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 -工人进行生产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因此 C符合题意 。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
15、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经济大危机 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有人就一些国家的行为质疑: “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 ,再扔出另一个 小孩 给 狼群 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这里的 “政策 ”是指( ) A孤立主义政策 B均势政策 C “门户开放 ”政策 D绥靖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 “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 ”可知 “两个小孩 ”是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 “再扔出另一个 小孩 给 狼群 ”指的是波兰,由此反映的是二战前英法两国为了求得自身安全和“祸水东引 ,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满足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欲望,这种做法被称为 “靖政策 ”。
16、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绥靖政策 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 )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 “最严重失败 ”,联系已学史实可知二战期间的 1940 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因此 D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法国的沦陷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
17、调: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灭亡后可利用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帮助波兰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中 “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 ”,其代表了英国政府对德国进攻波兰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转移,他站在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角度,来论述波兰灭亡对英国的利害关系,此题要求选择英国为什么要坐视波兰灭亡,二战前,德国已经成为极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为了推动其进攻苏联,维护英国安全,英国把波兰作为了殉难者,而 B、 C
18、、 D叙述都曲解了本题题干英国政府的真正意图,只有 A的表述符合题干。故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 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入侵波兰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 “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运用二战前后德国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个计划是指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因为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第二年 3月,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因此 C符合题意。其它均是错误
19、的。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阴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色当战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英法联军同德军进行了殊死较量,一战期间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和规模最大的战役都发生在西线,他们分别是导致德军 “施里芬计划 ”破产的马恩河战役和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坦克的索姆河战役; 1916年 2月到7月德军在西线发 动了凡尔登战役,并首次使用毒气弹,结果德军计划又告破产,此后,德奥每况愈下。因此 符合题意,故
20、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坦克的索姆河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 德军为了攻克凡尔登,先后投入了 46 个师的兵力,出动了飞机与飞艇;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在 1916年 2月宣布实施 “选限制的潜艇战 ”;因此 ABC都是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而 D是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因此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浙江省 东阳市 南马高 中高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