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doc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突破练 1 中华文明的曙光先秦和秦汉时期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2018 河南郑州质检)西周的封国与夏商时期的封国不同,不是在原部族居住地上就地册封,而是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样封国内不仅有不同氏族宗族的居民,而且由外迁入受册封者的氏族统一管理,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A.对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起着制衡作用B.使边远和新征服的地区同内地周文化一致 C.使封国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发挥了作用D.使夏商以来的血缘族体逐渐走向瓦解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材料强调夏商封国与西周封国的不同,即夏商封国是在
2、原部族居住地就地册封,不打破原有的血缘氏族,而西周分封是把土地和人口交给由外迁入的受封者,这样原有的氏族宗族被打破,血缘族体走向瓦解,故 D 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受封地的氏族宗族关系,未涉及其他矛盾和文化现象,A、B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可排除;材料未涉及封国的统治政策,故 C 项不符合题意。2.公元前 651 年,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这反映了当时齐国( )A.试图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积极推行孟子仁政思想C.努力获得诸侯国的支持D.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答案: C解析: 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权力高度集中,故 A 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
3、的儒家代表人物,而题干的时间“公元前 651 年”属于春秋时期,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可知当时齐国努力获得诸侯国的支持,以便成为合法霸主,故 C 项正确;齐国要求周王承认齐国为合法霸主,不是要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故D 项错误。3.(2018 湖北荆州调研)公元前 892 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即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
4、趋淡漠答案: B2解析: 本题考查周代的宗法制。材料信息表明周夷王之所以能够即位,是因为其身份为周懿王的太子,符合大宗的身份,说明当时仍然重视嫡庶关系,B 项正确;材料为王位继承问题,与分封制无关,故 A 项错误;诸侯只是拥戴周夷王的势力之一,且拥戴周夷王是遵守祖宗之法的正当行为,不是操纵王室事务,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宗法意识仍然浓厚,故 D 项错误。4.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 )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D.不符合嫡长子
5、继承制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礼”的含义。孔子所说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材料中鲁文公在宗庙祭祀礼上颠倒了鲁闵公、鲁僖公的牌位,孔子认为不符合“礼”,因为鲁闵公是鲁僖公的前位君主,违背了等级名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A、B、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5.孟子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道德观念或行为准则)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材料反映了孟子( )A.为统治阶级进行辩护B.已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C.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D.有轻视劳动人民的倾向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意愿,故 A 项错误;“无恒产而有恒心(道德观念或
6、行为准则)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体现了孟子主张让百姓拥有一定的财产从而维护统治的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关于赋税的主张,故 C 项错误;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重视,故 D 项错误。6.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该规定是为了( )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材料是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官员任用程序无关,故 A项错误;官员调任不允许带原有官吏,这样可以防止官员势力坐
7、大形成利益集团,从而可以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减少官员数量的信息,故 D 项错误。7.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3A.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形成B.宗法制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瓦解,实行郡国并行制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
8、央集权模式的形成,故 A 项正确;皇帝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但实行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故 C 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与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没有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8.(2018 广东广州综测)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将两者视为一体。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 )A.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抑商B.农业采取精耕细作的技术C.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D.地租与土地税都以实物方式缴纳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广西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能力 升级 专题 突破 中华文明 曙光 先秦 秦汉 时期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