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三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通史模块集训(三).doc
《(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三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通史模块集训(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上篇模块三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通史模块集训(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模块三 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通史模块集训(三)时间:40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7福建名校联考)2012 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 1917 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 1917 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 ,将其划分为“二月阶段”和“十月阶段” ,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努力实现和平民主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解析:1917 年俄国革命是由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社会矛盾而引发的,所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
2、是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奋斗,故 A 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故 B 项错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故 C 项错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与十月革命胜利后土地法令的颁布有关,故 D项错误。答案:A2(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根据苏联官方资料,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年超过战前水平的 73%,其中重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轻工业增加了 23%,军事工业仍然受到最多的关注,成功爆炸原子弹。这表明( )A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B苏联建设成就奠定反法西斯物质基础C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D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材料反
3、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重建时期,仍然以重工业为中心,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故 D 项正确。苏联“四五计划”期间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重建时期。材料反映出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但没有体现出对外部局势的影响,故 A 项错误;B 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C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答案:D3(2018榆林模拟)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 80 年代初,苏联的集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据此可得出(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B勃列日涅
4、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2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解析:从材料中 80 年代苏联集权体制衰落,可知在 80 年代苏联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故 C 项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在 1964 年结束,A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80 年代苏联集权体制丧失了民众支持,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能全面体现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对苏联集权体制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改正,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C4(2018佛山模拟)20 世纪 70 年代,因发达国家经济的“滞胀”而使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债务
5、在 19731980 年间增 24.6%。80 年代初,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 )A经济获得迅速发展B外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C债务负担不断增加D与西方的差距逐渐缩小解析:“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为了挽救自身危机,而使发展中国家借贷资金减少,出口减少,会导致债务负担不断增加,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5(2018滨州模拟)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 25 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 13 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
6、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解析:材料中提到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有 25 封书信来往,最终苏联做出妥协撤出导弹,美国也解除封锁,这体现了美苏在对抗中伴随着妥协,故 A 项正确。答案:A6(2018晋中模拟)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3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促成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解析:上述漫画反映了美国从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欧共体、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和日本在外交上要摆脱美国
7、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故 A 项正确。答案:A7(2018广州模拟)1961 年 5 月 25 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 5 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 “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 “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解析:50 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迫使美国加大对航空领域的投入,是“冷战”在高科技领域的反映,故 C 项正确;国会对总统的支持,不能说明“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故 A 项错误;材料与国家干预政策无关,故 B 项错误;欧共体成立
8、于 1967 年,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C82018 年,多米尼加与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先后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至此(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完成B经济领域“左”倾思想的发展C我国初步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倒”政策取得成效解析:据材料“1952 年底,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 19.41 亿美元,其中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81.26%”可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倒”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取得成效,故 D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对外贸易,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恢复,故 A 项错误;我国经
9、济领域“左”倾思想的出现是在 1958 年之后,故 B 项错误;我国初步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是在一五计划(19531957)之后,故 C 项错误。答案:D92018 年,多米尼加与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先后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至此台湾当局“邦交国”仅剩 17 个。这表明( )4A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B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C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解析: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和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 ,同时也表明,中国提出“一个中国”理念的国际认同度在增加,故 C 项正确;“一国两制”是中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故 A 项错误;国际社会只有永远的利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专版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上篇 模块 多极化 全球化 世界 独立 探索 崛起 中国 通史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