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恒口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陕西省恒口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恒口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陕西省恒口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 客观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合计 60 分)1.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时价值。”这说明( ) A. 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 B. 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C. 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D. 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2.牟复礼在中属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某学派时指出:“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这一学派应是( ) A.儒家 B.法家
2、 C.道家 D.墨家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据此,该人应属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4.“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道家的“无为”主张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荀子的“王道”观点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是
3、( ) A. 儒、道、法 B. 儒、法、道 C. 法、儒、道 D. 道、法、儒6.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雉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德治 B.仁爱 C. 仁政 D. 兼爱7.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 A.封建制度日趋完善 B.封建统治思想日渐成熟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D.儒法两派之争已见分晓8.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
4、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2 -9.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10.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构成新的儒学体系,对儒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 A.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B. “大一统论”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性三品论”11.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
5、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12.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13.假如穿过时空隧道,让你回到元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你着重应该复习以下哪本教材是( ) A.四书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
6、四书章句集注1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 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乙徒的思想是( ) A. 宇宙便是吾心 B. 有理而后有气 C.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5.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可能会( ) A. 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 B. 偷偷阅读到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C. 在街上购买到黄庭坚精美的字画 D. 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16.如果有人向朱熹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 A. 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 探索科学规律C. 致良知,讲求内心感受 D.
7、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17.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上面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太虚本动,天地日新。 - 3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朱熹、黄宗羲、董仲舒、王夫之C. 顾炎武、朱熹、李贽、黄宗羲 D. 王夫之、黄宗羲、朱熹、顾炎武18.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