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二篇归纳提升专题四生活与哲学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讲义.doc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二篇归纳提升专题四生活与哲学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二篇归纳提升专题四生活与哲学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讲义.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归纳提升四 生活与哲学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哲学基础知识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二、关于“唯物论”的知识点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的意识能够能动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2)人的意识能够能动改造世界: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5.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
3、系原理三、关于“认识论”的知识点(“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1.联系(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
4、的功能。两者相互联系: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
5、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3.矛盾(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
6、(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7)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同一矛盾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同一矛盾内部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7、【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4.创新(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辩证否定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五、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知识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错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8、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2.人生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4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包含两层含义: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只有人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9、。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人的价值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什么。(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论、认识论、
10、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归类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奥妙考点点拨1.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临考提示 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发挥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5押题 1 下边漫画启示
11、我们( )A.要善于将习得知识应用于生活B.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顺从规律才能小付出大回报解析 漫画讽刺那些自恃理论高深而不去实干取得成果的人,A、B 选项不符漫画指向,D 选项顺从规律本身即错误。答案 C2.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临考提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侧重强调物质是本原,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的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侧重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按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
12、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 。三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押题 2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 、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 B. C. D.解析 错误,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推动作用;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习近平总书
13、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 、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6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入选。选 A。答案 A3.物质决定意识(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临考提示 全面把握唯物论的三个原理及其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意识不能直
14、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押题 3 下图漫画浇(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应( ) A.避免背本逐末,坚持追本求源B.权衡利弊轻重,分清主流支流C.明确缓急轻重,拒绝本末倒置D.反对任意妄为,注重实事求是解析 本题是讽刺性漫画试题。漫画主旨讽刺的是那些不懂得尊重规律、肆意妄为(自以为浇花蕾而不浇花根就可以让花盛开)的人,这启
15、示我们做事情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故 D 符合题意;选项 A 蕴含的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哲学道理,但是题中左边图浇花蕾并不能理解为解决次要矛盾,故 A 表述不妥;B 蕴含的是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哲学道理,这与题意不符;C 中“明确缓急轻重”强调的是浇花根与浇花蕾的次序,这显然与漫画主旨不符,也不属于正确的浇花方法,故不选。答案 D7二、认识论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考点点拨4.实践与认识(c)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临考提示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
16、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是实践。认识的途径是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和书本学习(间接经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
17、目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押题 4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 造成题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正确;本题看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说法错误;C、D 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B5.真理的三个特征(b)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8临考提示 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客观、检验标准(实践)客观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
18、一个,表明的是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突出横向上的变化;真理的具体性,指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突出纵向上的变化。押题 5 近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它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对于帮助人们揭开宇宙初始混沌、暗物质分布及星系演化等谜团意义重大。由此可见(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 C.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高分 突破 第二 归纳 提升 专题 生活 哲学 常用 关键词 归类 总结 讲义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