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辉高 18-19 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8 页,共 20 道小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2.客观题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按照对应题号涂在机读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主观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和草镐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新
2、诗的“变”与“常”吕 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 “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 ,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
3、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 ,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 “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 “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 ,没有审美距离,
4、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 ,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 。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 2 -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 。从“感情泛滥
5、”到“情感羁勒” ,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 。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人民日报2010 年 3 月 15 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新
6、诗在新文学运动中充当着旗帜和先锋的角色,变化是新诗的根本。B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排除在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原因是人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C中国新诗能否繁荣取决于它适应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程度,而诗歌精神和审美精神又是诗歌的一种“常” 。D新诗有它作为诗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化, “常”总是存在的。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 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
7、审美标准,新诗创作要注重形式美和音乐美。C.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只要“走出” ,拉开审美距离,就会有诗美体验,就会创造出诗。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这是他的“变”中有“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所以,处在国泰民安的当下,诗人们是写不出上等诗篇的,也成就不了大诗人的。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 ,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C.新诗的“常”是指中国诗歌传统,它是恒定不
8、变的诗歌元素;“变”则是指新诗创作对传统规范的不断突围、超越与改写。D.中国新诗要想在未来文学中重振雄风,必须在“变”中继承“常” ,时时回望,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微笑的鸭子包利民- 3 -当家家户户的炊烟依次消散,太阳便已爬到了东边树林的梢上。这个时候,丫崽便赶着一大群鸭子去村西的小河边了。十二岁的丫崽跟在那些蹒跚的鸭子后面,笑容满面。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丫崽本是孤儿,后被村里的李家夫妇领养,那一年,她才三岁。这个女孩的到来,并没有给这对不育的夫妇带来什么欢乐,不过李家夫妇对她尚好。丫崽五岁的时候
9、,她终于为这个家里带来了天大的惊喜,李家媳妇忽然便怀孕了!当弟弟出生以后,家里便充满了欢乐,可丫崽的艰难生活便开始了。六岁的她就要干家务,七岁开始做饭带弟弟,连学都上不了。弟弟上学后,她除了每天干活做饭,就是放鸭子。即便如此,养父母也不待见她,常打骂她。可这个孩子却极少哭,而且只要和鸭子在一起,就会笑个不停。弟弟上学以后,便回到家给姐姐当老师,丫崽起初只是抱着哄弟弟玩儿的心思,乖乖地当学生。可是学着学着,竟是入了迷。弟弟也越发有兴趣,为了回家能给姐姐好好地讲课,每天都极认真地上课听讲。如此一来,学习成绩竟稳稳地保持住了第一名。本来养父母很讨厌丫崽跟弟弟学习,可见到这个效果,也就默认了。有一天,
10、弟弟给丫崽上课的时候,忽然问:“姐,你咋每天都那么爱笑呢?你看爸妈对你那样,你怎么还能笑出来呢?”弟弟心里对父母如此对待姐姐很是生气,不过却也无能为力。丫崽却说:“和那些鸭子学的,你看,鸭子的眼睛都是弯弯的,就像一直在笑着,你听它们叫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呢!其实爸妈对我挺好的,哪家的爸妈不打骂孩子?”弟弟上初中后,在镇里住校。每周回来的时候,依然会给姐姐讲课。可是两年后,丫崽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挣扎。因为这个时候,养母开始张罗着给她找婆家。那个时候,嫁出一个女儿,可以得到不少彩礼钱。丫崽一露出不乐意的神情,养母就骂:“我把你养了十五六年得花多少钱?”丫崽即使不高兴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养母看着她的笑就
11、来气:“赶明儿把你许配给一个爆脾气男人,一天打你八遍,看你还笑不笑?”终于有一天,说妥了一门亲事,丫崽根本反抗不得。那天家里很热闹,杀了好几只鸭子待客。丫崽注意到,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的。于是心里有了更大的悲哀,可她依然笑迎客人。就在那个晚上,丫崽失踪了。养父母带着好多亲戚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好几个月后,丫崽寄回了五百元钱,并写来一封信,说:“爸,妈,我会把那些彩礼钱都挣回来!你们别找我,我没事。让弟弟好好上学。 ”养父母就真的没有再去找,虽然知道了她在哪里。就这样,每个月丫崽都要寄钱回来,养父母有时望着满院的鸭子,心里就会忽然很不是滋味。一晃四年过去,丫崽依然往家里寄钱
12、,而弟弟也快高考了。这个时候,养父去山上拉石头的时候,被滚下来的石头砸到了头部,去世了。丫崽回来了,大哭,这次她没有笑,可是看着她哭,养母的心里更是难过。临走时,丫崽对弟弟说:“你好好学习,要是考上大学,姐就一直供你!”果然,弟弟考上了大学,而丫崽一直在供他上学。养母独自一人在家,每当喂鸭子的时候,就会念叨丫崽。在养母年年的念叨中,丫崽终于又回来了,那天她说:“妈,我要结婚了。你别担心,那个男人脾气一点儿也不爆,不能一天打我八遍。你放心,我会把弟弟供完大学!”养母笑了,然后又哭了。丫崽在城里结的婚,养母和弟弟都去参加了婚礼。养母仔细地看着新姑爷,的确是那种很安生的男人,便也放了心。三天回门的时
13、候,丫崽带着丈夫回到家,养母要杀鸭子,丫- 4 -崽没让。晚饭的时候,养母拉着丫崽的手,说不出话来,丫崽笑着说:“妈,你可要高兴啊!你把我养大不容易,可惜爸没享着福!幸好当初弟弟教我那么多知识,要不去城里打工,会更难。 ”丫崽走的时候,带走了两只鸭子,她说她要一直养着它们,看着它们!11(选自天池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一直以来,村里人对于丫崽每天都能笑得出来,很是不解” ,既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由此引出丫崽不幸的身世,更可见她乐观坚强性格的难能可贵。B. “那些鸭子被割断了喉咙,那眼睛依然是微笑着
14、的” ,借写鸭子被伤害来表现丫崽的情感被伤害,更表现出丫崽的乐观坚强,为下文她离家出走的故事情节做铺垫。C.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不事雕琢,所写故事情节也贴近生活,令人感到真实亲切。D. 小说虽然短小,但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塑造了主人公丫崽的形象,其他人物如养父母、弟弟也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5. 小说中丫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6. 小说为什么以“微笑的鸭子”为标题?(6 分)- 5 -二、古代诗文阅读(43 分)(一)文言文阅读(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吾彦,字士则,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
15、,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
16、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节选自晋书吾彦传 ,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17、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B.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C.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D.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8、A. 吴,指吴国,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割据政权,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B.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C. 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D. 孝廉,三公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祭祀和供奉其祖宗牌位之事的官职,属正三品。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6 -A. 吾彦出身贫寒低微,兼有文武之力。开始时只做了一个小的头目,受吴国大司马陆抗差遣
19、,后来陆抗提拔重用了他。B. 吾彦做建平郡太守时,王濬准备攻打吴国,在蜀地建造战船,吾彦觉察到了这件事,请求增派兵力加强防备,孙皓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以致多城失守。C. 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也不想埋没人才,就举荐他升迁为员外散骑常侍。D. 因为吾彦曾在晋武帝面前指出陆抗的不足,陆抗之子陆机陆云就经常诋毁吾彦,后来经长沙孝廉尹虞的劝说,陆机兄弟对吾彦的恨意才稍减一点,诽谤的话逐渐停息。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分)(1)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5 分)(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 分
20、)(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代赠唐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 首句“楼上黄昏” ,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B. “玉梯横绝” ,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C. “月如钩” ,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D. 芭蕉的
21、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E. 芭蕉和丁香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1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3.(1)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句是:_,_。(2)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4)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5)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前而为歌”之后,士人表现的句子是:_,_。- 7 -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3
22、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大堰河多么渴望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王阿姨一生默默地奉献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四个人听了慰安妇的诉说后无不怒发冲冠,怒骂日本鬼子的兽行。他虽然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八路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雄赳赳,气昂昂地挺进大别山。有一些人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公然在大街上坦胸露乳、披头散发,意气风发,其行为真让人不齿。A. B. C. D.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
23、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B.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D.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16.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不要依赖译文。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肯动脑筋,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24、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 (6 分)太阳能与风能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辉县市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