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豫西名校 20182019 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32 题,每题 1.5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1.淮南子修务训载:“(禹)治平水土,定千八百国”。帝王世纪曰:“诸侯有不义 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其民,天下咸悦”。从材料可以得出 A.夏商分封制度己完备 B.夏商分封原则是兄终弟及C.西周分封制有历史渊源 D.西周分封制是制度创新2.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绩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 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
2、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军功爵制 D.分封制3.(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 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幽王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C.说明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4.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
3、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5.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2 -6.“传国玉玺”,简称传国蛮,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下列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
4、上B.宣扬“君权神授”,巩固封建专制统治C.秦始皇给政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D.自古以来玉器在中国被赋予特殊的含义7.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 A.完善秦朝法律制度的需要 B.促进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C.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 D.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8.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打破了世袭特权C.激化了社会矛盾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9.“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
5、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 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 列举的“严密的组织”是指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10.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 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1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
6、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3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1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
7、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 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 B.创立三省六部制C.任命文官做知州 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15.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考试程
8、序趋向公正 D.存留察举制痕迹1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 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 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 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17.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这
9、表明 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 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 D.朱元璋雄才大略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 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9.穿越剧步步惊心,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 4 -景是 A.政府张榜公布科考结果 B.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C.军机大臣奉旨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向朝廷密折奏事20.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1200 人,密奏内容
10、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 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21.“城邦个体公民的福扯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22.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名校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