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11及答案解析.doc
《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1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汉语水平考试(MHK)四级-11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听力理解(总题数:0,分数:0.00)二、第一部分(总题数:3,分数:40.00)(分数:16.00)A.缆控潜水器B.载人潜水器C.水下自动机器人D.自由行动潜水器A.2B.3C.4D.8A.深海地质调查B.参与现代水雷战C.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采样D.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A.日本、俄国B.俄国、英国C.美国、中国D.俄国、美国(分数:12.00)A.开会时B.开完会C.上车时D.第二天A.汽车里B.镇政府C.县长家D.专卖店A.县长的西装B.刘镇长找纽扣C.一万元的纽扣D.刘镇长买纽扣
2、(分数:12.00)A.辣椒能刺激舌头和皮肤B.让吃不惯辣椒的人的眼睛产生灼痛感觉C.辣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辣椒素的物质D.辣椒使大脑产生灼热疼痛的辛辣感觉A.印度B.中国C.美国D.墨西哥A.内啡肽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B.内啡肽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C.辣味刺激口腔时,唾液分泌会增加D.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三、第二部分(总题数:5,分数:60.00)(分数:12.00)_(分数:12.00)_(分数:12.00)_(分数:12.00)_(分数:12.00)_四、阅读理解(总题数:9,分数:100.00)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
3、,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很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儿。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
4、的书有点儿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唯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 俗话说, 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作“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
5、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足球的热烈、晚会的热闹、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分数:12.50)(1).下列哪项是作者说的“磨脑子”的书?(分数:2.50)A.读起来驾轻就熟B.就像吃现成的肉C.要认真做摘抄记录D.深入思考才能理解的书(2).文中画线部分“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中的“烂杏”指的是:(分数:2.50)A.让人“磨脑子”的书B.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C.能让人神清气爽的书D.能提高思维水平的书(3).作者举李敖先生的事例是想告诉我们:(分数:2.50)A.李敖先生从来不看电视B.李敖先生晚上都是在阅读“老书”C.读“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
6、适当拒绝D.读“磨脑子”的书,就要学会拒绝一切(4).关于“磨脑子”的书,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50)A.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B.能带给人非同一般的快乐C.使人永远告别琐碎与平庸D.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5).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分数:2.50)A.要广泛读书B.要多读古书C.要读真正的好书D.对每一本书都要精读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
7、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 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 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
8、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譬如说,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分数:10.00)(
9、1).作者认为,我们每一个人最根本的责任是什么?(分数:2.50)A.对自己的人生负责B.对国家和社会负责C.对自己的职务负责D.对家庭、亲戚、朋友负责(2).作者对“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怎么看?(分数:2.50)A.完全依靠别人B.文中没有说明C.可以分担或转让D.完全由自己承担(3).第三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分数:2.50)A.人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B.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C.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的人生才有意义D.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社会将是:(分数:2.50)A.安定的社会B.和谐的社会C.发展的社会D.有效率的社会
10、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 3 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而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关爱,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等等。 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很多人麻木不仁,浑然不知,甚至还对社会心生无端的仇恨心理。如现在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著名歌手丛飞曾耗资 300 万元,资助了 178 个贫困学生,而当他自己重病住院时,那么多学生竟无一人去看望他,更不用说助他一臂之力。在学生守则里增加“学会感恩”
11、条款,填补了教育内容的一大空白,利于培养孩子养成感恩这一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而西方的感恩节,正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要从家庭、学校开始,教育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才会少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分数:10.00)(1).“学会感恩”首次出现在:(分数:2.50)A.小学生守则B.中学生守则C.大学生守则D.中小学生守则(2).作者举歌手丛飞的例子是想说明:(分
12、数:2.50)A.现在的孩子喜欢流行歌手唱的歌B.现在的孩子对社会都怀有仇恨心理C.现在的孩子都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D.现在很多孩子对于社会的恩惠麻木不仁(3).作者对“西方国家的感恩节”持有的态度是:(分数:2.50)A.反对的B.赞成的C.愤怒的D.喜悦的(4).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分数:2.50)A.让孩子们学会珍爱生命B.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关心C.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D.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别人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高品质生活了。 于是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回答理直气壮“为了追
13、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做到了最完善而
14、无懈可击的地步,就是有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就是有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就是有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就是有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因此, 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 ,不是小部分人的品位不高,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有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
15、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就是高品质生活,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追求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地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追求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于陋巷而依然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讲求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
16、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好精神的表现。(分数:12.50)(1).下列哪一项属于有“生活品质”的做法?(分数:2.50)A.在吃饭的时候摆阔B.在买衣服的时候奢侈C.摒弃不良的东西,寻求更好的可能D.拼命地挥霍金钱,追求物质的享受(2).关于什么是生活品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50)A.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B.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C.都市才有生活品质,富人才有生活品质D.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的风格与方式(3).作者认为是否有生活品质的关键是:(分数:2.50)A.物质条件B.求好精神C.所处地区D.受教育程度(4).“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指的是什么?(分数:2.5
17、0)A.很多人追求名牌B.很多人追求高消费C.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D.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地追求(5).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是:(分数:2.50)A.品牌的东西质量都非常好B.物质社会里,商业竞争非常激烈C.人们追逐名牌,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D.人们认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追求生活品质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探求真理,潜心钻研,造福人类。他们的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品格更是光彩照人。 居里夫人,当有人要以重金购买镭的专利时,她不仅断然拒绝,而且毫不保留地将镭的“秘密”公之于世。她不谋私利,甘愿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人格堪称楷模。 布鲁诺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他在火焰和浓
18、烟的包围中,仍然坚信:“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他坚持真理,不畏邪恶,推进了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程。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人重金留聘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之路。他名扬海外,身在他乡,但心里思念的是祖国人民,渴望的是祖国繁荣昌盛。他的赤子心、民族情永远感召着亿万中国人。 科学家高士其,原名高仕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改名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为钱。”改名实为小事,但足以表明科学家那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的。 与此相反,有的人虽也为科学殿堂添砖加瓦,但品格低下。创立热传导数学理论的傅立叶,在严酷的权力斗争中,时而效忠拿破仑,时而效忠路易十八,拿破仑东山再起
19、,他又一次宣誓拜倒在其脚下。当人们再提到热传导数学理论时,还有谁对这位政治上的两面派称道呢? 至于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诋毁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怎能不更为世人所不齿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这也就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分数:12.50)(1).根据本文,对科学家钱学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
20、:2.50)A.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的B.不谋私利,甘为社会做贡献C.拒绝美国人重金留聘,毅然归国D.坚持真理,不畏邪恶,推进科学进程(2).居里夫人、布鲁诺、钱学森、高士其四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分数:2.50)A.都具有高尚的人格B.都是不做官、不为钱C.都坚持真理,不畏邪恶D.都身处海外,却心系祖国和人民(3).作者举傅立叶的例子想说明:(分数:2.50)A.他能看清当时的政治形势B.他也为科学殿堂做出了贡献C.他是热传导数学理论的创立者D.人品低下的科学家为世人所不齿(4).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分数:2.50)A.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B.所有科学家品格都很高尚C.具备良好的品格对
21、科学家是非常重要的D.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5).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分数:2.50)A.品格的重要性B.科学家的成就C.科学家的人格D.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家向日葵原产北美洲,万历年间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历代学者在记载向日葵时,都特别提及其向日性。如梅尧臣葵花诗:“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刘克庄诗葵:“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木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可见自古以来“葵”就与“向阳”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 答案是:要看处于什么生长阶段。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水平考试 MHK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