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二十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河南省开封二十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二十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21 届高一上期 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2 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案卷上,否则不得分。3 考试结束只交答案卷第卷 选择题(60 分)1 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队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2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
2、饰礼仪制度的规范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的破坏 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 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4、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等级5.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
3、、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 “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 “外婆” 。 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 C.郡县制 D.宗法制6.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7长孙无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议曰:“立嫡者本拟承袭。嫡妻之长子为嫡子。不依此立,是名违法,合徒一年。 即嫡妻年
4、五十以上无子者 ,谓妇人年五十以上不复乳育,故许立庶子为嫡,皆先立长,不立长者亦徒一年 。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开始受到法律保护 B唐代宗法观念基本源于周制C庶出子弟不可能获得继承权 D唐代在地方仍然实行分封制8.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9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2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
5、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该材料说明:(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1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
6、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2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 B C D13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 A分封
7、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14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 1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
8、没有区别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6. 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 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1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
9、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8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 3 -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19.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 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696 6 157 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20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开封 十五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