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无答案).doc
《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遂川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遂川中学 2020 届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 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西周 B.秦 C.唐 D.清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
2、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这段话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3.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 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从中可以看出 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A. B. C. D.4.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国原县,
3、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 ”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已经崩溃 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秦已统一六国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最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严格的等级制度 C.注重血缘纽带 D.王权至上7.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
4、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2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8.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材料论述的措施A.使封国的数量超过了郡县 B.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C.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D.加强了对诸侯王的监察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A.西汉的尚
5、书台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参知政事 D.元朝的行省制10.“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其实质是A.防止藩镇割据 B.剥夺朝中大将兵权C.削弱相权 D.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11.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 、 “家养” ,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
6、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废中书省 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设置南书房 设置军机处 A. B. C. D . 14.清朝赵翼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皇袍便罢兵。 ”与诗中相对应的宋太祖的措施不包括 A.“杯酒释兵权” B.以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C.将禁军权力一分为三 D.设刺史防止地方势力过大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3步降。这也是中
7、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1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 “机要” “枢要” 。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提高了行政效率机构越来越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越来越大这种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相一致的A. B. C. D.17.“人是城邦的动物”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对这句话
8、理解不正确的是A.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B.城邦的狭小,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自由C.城邦公民具有独立的集体荣誉感,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D.希腊公民珍惜个人自由,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18.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19.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
9、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为了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滥用权力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保护全体公民的权益20.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1.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
10、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2.西汉大臣贾谊曾上奏,“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得到文帝的认可。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如果让恶人逃脱罪责,“就会挖空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4由此可见A.罗马法对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影响深远 B.罗马法更强调公平和正义C.罗马法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D.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23.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君主立宪制 责任制内阁 政党政治 总统制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遂川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