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打靶卷二(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徐州市 2018 届高考语文打靶卷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菜” ,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A. 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 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C. 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 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第
2、一处,是把红楼梦比作一席丰盛的酒筵,应使用“琳琅满目” 。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喻反复体会;玩味。第二处,从前后的语境来看,是说反复地品味体会,应使用“咀嚼”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第三处,后面说“真是多余” ,应是嫌这些作家说的太多。【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本
3、题中,第一处和第三处是考查成语,第二处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琳琅满目”和“五光十色”这两个词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说明“美好的事物多” ,后者主要强调色彩和花样;“絮絮叨叨”侧重说话啰嗦,而“喋喋不休”侧重说的多。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B. 45 年前,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C. 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激发、催化- 2 -
4、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D.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答案】B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B. 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C. 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D. 十二年寒窗苦读,我辈岂能马齿徒增,今日自当驰骋
5、考场,蟾宫折桂,实现自我,感恩母校,报效祖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项,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使用正确。B 项。惠存:敬辞,用于自己保存别人的东西,不得体。C 项,迟暮之年:迟暮指黄昏,比喻晚年,有夕阳西下之感,这样称呼对方不当。D 项,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的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老年人常以此自况自谦,用于年少学子则不当。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
6、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4. 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3 -B.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D.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
7、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已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现在人们有时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志趣高洁。D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意思就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
8、当的一项是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 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A. B. C. D. 【答案】B- 4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
9、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 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渔畋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綮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
10、。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涡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 ,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常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遂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诡计:奇计。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博学能属文 (2)祜独安其室 - 5 -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皆计所侵,送绢尝
11、之A侵占 B侵犯 C侵害 D侵袭(2)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今君乃亡赵走燕B. 称为“羊公” ,不之名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D. 人臣树私则背公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9.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10. 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11. 依据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安边垦田 (1)_徐胤当门 (2)_邓香归降
12、(3)_陆抗服药 (4)_【答案】6. (1)撰写;(2)安守 7. (1)A;(2)C 8. C 9. 每次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交锋,不做那些偷袭的事,部下将领中要献那些诡诈的计策的他就给人喝好酒,使献计者醉不能言。 10. 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不树私背公。 - 6 -11. 有眼见,识大局;深得军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宽容大量。【解析】视频6. 试题分析:(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 ;(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3、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1)里根据前面“博学”和后面“文”可知,译为动词词性,和文章搭配,故译为“连缀、写作” ;(2)根据“其室”可知译为动词,结合后面内容“恩礼有加焉”可知,译为“安抚”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7. 试题分析:(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2)句结合语境
14、“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 C 正确。【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1)句根据文意“割谷为军粮,都按照所割的数量”译为“侵占” ;(2)句结合语境“羊祜和(吴国)陆抗两军对峙,互通使者往来”可知,选项 C 正确。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8. 试
15、题分析:A 项译为才;“乃”字是语气助词,可以起到承接的作用。B 项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C 项“所” ,译为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 项译为就;已经。【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 A 项句“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译为“才” ;句“今君乃亡赵走燕”表示语气助词,可以- 7 -起到承接的作用。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
16、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9.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克”译为“约定” , “为”译为动词,做,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 “辄”译为“就” ,需要补充主语“羊祜”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
17、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克” “为” “辄”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句。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段中“此意”指的是内容,结合题干提示,把“此意”放回原文,结合“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不树私背公,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 “此意”为不谋权私。【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
18、“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考查的是“此意”的内涵,做大臣应该怎么做,人物是“做大臣” ,品质是“怎么做” ,结合题干提示,把“此意”放回原文,结合“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可知,应该指不树私背公,自守卫疆界,不要贪求小利。 “此意”为不谋权私。11. 试题分析:考查二、三两节的内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根据不同的事迹,抓住关键内容分析人物品质。 “安边垦田”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可见他足智多谋;“徐胤当门”根据徐胤说的那番话,可知他闻过能改;“邓香归降”根据他从不偷袭,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可知他做人宽厚待人;“陆抗服药”根据文意“祜馈之药。抗
19、服之无疑心”可知他做人能够坦荡磊落。【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 8 -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
20、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须眉秀美,善于论辩,同郡的夏侯威认为他很不一般,将兄弟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羊祜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但羊祜都拒绝就职。夏侯霸投降了蜀汉。其亲属怕受牵连,大都与其家断绝了关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属,体恤其亲人,亲近恩礼,超过常日。 司马炎称帝后,有吞灭吴国的志向,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的都督,镇守南夏, (羊祜的政绩)深得江汉地区百姓的欢心。吴国石城驻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侵扰边境。羊祜在军中,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缓的衣带,不穿铠甲。铃阁之下,应命侍卫的士卒也不过十几个人。并且,喜欢打猎钓鱼,常常因此荒废公务。有一天夜晚,他想出
21、营,军司马徐胤手持柴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 ”羊祜正色改容,连连道歉,从此很少外出。每次于吴人交战,约定好日期才出战,不用偷袭的方法。将帅中有想进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让他(们)喝,使他(们)说不出口。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悬赏活捉邓香,邓香押来以后,羊祜宽容他,放他回去。邓香感激羊祜不杀之恩,便率亲兵来降。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割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每次会集众人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都不越过晋的边界。如果猎物先被吴人射中却被晋兵获得,都原封不动交还吴国
22、人。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称羊祜为“羊公” ,而不称他的名字。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一服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羊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呢?”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这样不是很好吗?”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 ”12.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念奴娇 南宋叶梦得- 9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
23、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 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注】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1)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 (1)对比,比喻。(2)虚写:三国孙策游宴高歌;未来谈笑收复失地。实写: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声风声。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3)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对自己年岁日增
24、的慨叹;对历史英雄(孙策)壮志未酬的感怀;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爱国情怀) 。【解析】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着平时积累的表现手法,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 “绿鬓”与“白雪”构成对比;以白雪来形容白发,自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得出这句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只要结合着诗歌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即可。读后可知,下阕对瓜步暮云、鼓声风声的描写属于实写;对孙策游宴高歌属于虚写,通过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徐州市 2018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打靶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