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东省夏津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
2、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
3、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
4、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 2 -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
5、,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是“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1.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
6、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D.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B.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C.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
7、击力大。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B.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C.“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D.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是
8、“迂远而阔于事情”。(二)散文阅读(7 分)- 3 -阅读下面的散文选段, 完成第 4、5 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与下面哪一项不同( )。(3 分
9、)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C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5.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三)小说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68 题。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
10、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4 -“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
11、,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
12、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我心中安坦了许多。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拿茶!”“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好啦!”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
13、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5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
14、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
15、紧张,极富戏剧性。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7.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8.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16、(48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 6 -依据所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完成 911 题。9.下列加点字的词释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晋军(军队)函陵 共(共同)其乏困 朝济(渡河) 夕设版(修工事)焉B贰(从属二主)于楚 辞(推辞)曰 肆(扩张)其西封 东封(使成为疆界)郑C许(答应)之 焉(哪里)用 吾其(表示祈使语气)还也 行李(出门所带包裹)之往来D越(跨越)国 鄙(以为边邑)远 陪(增加)邻 何厌(讨厌)之有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
17、晋君赐矣D.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B. 结盟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在军事、外交、经济等重大领域进行高度的合作,各盟国要牺牲一定的自主权,在行动上一旦达成协议,就要服从统一的行动和部署。C.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D.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卿、男五
18、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4 题。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
19、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D.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庖丁解牛”是一个
20、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B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D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解牛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21、(1)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 分)(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3 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4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8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5、16 题。白马篇 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夏津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