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doc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项目 内 容课题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 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 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过程与方法 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 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通过学习 活动达到: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抽象能力。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科学、严密的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
2、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录音机和录有歌曲、瀑布声、琴声、电锯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线悬挂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学具:橡皮筋、小鼓、薄钢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流水声、动物的叫声、音乐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发出“啊”的声音,同时 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观察下列两种情况泡沫球 跳动的情况:将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音叉。
3、学生实验: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里的水面,可见水面的显著振动。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总结。2、声音的传播同学们听到远处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 传播过来的呢?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我们已经知道 振动的物体能发声,振动物体通过什么把振动2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气体能够传声: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实验:将一只音乐芯片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列举事例或通过实验来证明。在实验和大量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声音的传播速度播放一段有关声速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教材中“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三、测试与小结(1)课堂小测试。(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3)请学生小结本节所学内容。四、布置作业 课本 P39 作业第 2、3 题。板书设计3教学反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繁昌县 年级 物理 上册 31 科学 探究 声音 产生 传播 教案 新版 沪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