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铁蹄下的歌女》教案花城版.doc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铁蹄下的歌女》教案花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铁蹄下的歌女》教案花城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5 单元名家名曲(之二)(四课时)第一课时铁蹄下的歌女教学目标:1.了解三首中国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新音乐”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2.欣赏铁蹄下的歌女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在实践中感受歌女控诉的语调以及受尽欺压的歌女形象。3.欣赏在太行山上 ,在随音乐挥拍律动中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熟记期中的一两句旋律。4.能背唱游击队之歌 ,能击拍视唱旋律,掌握弱起的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游击队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了解歌曲游击队之歌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游击队之歌教学过程:1、 铁蹄下的歌女(1)听、唱1.了解创作背景。通过教师
2、的介绍,或对曲名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回顾,简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知道歌曲创作于 1935 年。2.全曲听赏。课采用录音播放、或教师范唱的形式进行全曲听赏,录音播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呼吸节奏挥拍。3.分段听唱。课采用跟唱、跟录音墨唱的方式进行,在听唱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范唱引领非常重要;同时应把握好每一段的关注点:(1)第一段应重点抓着旋律中的装饰音表达了女性的柔弱、委婉。(2)第一段应重点抓着关注起伏不平的的旋律线条是歌女的哀叹和激愤。(3)第一段应重点抓着关注朗诵旋律和抒情性旋律的对比表达歌女爱国的激情和悲剧性的控诉;并对旋律中的装饰音远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2、 在太行山上(1)
3、听、唱1.全曲听赏。采用录音播放、或教师范唱的形式进行全曲听赏,录音播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呼吸节奏挥拍。2.了解时代背景。在对歌曲有了整体听赏体验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说歌曲的时代背景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地点:太行山上,认为:游击队员:谈谈歌曲的音乐情绪。3.学唱部分乐句。学唱第一部分第 1 乐句。3、 游击队之歌(1)唱、拍、听1、视唱旋律,击拍节奏。2、唱歌,在听赏和视唱乐谱的基础上学习歌曲。3、了解曲式结构。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温歌曲划分乐句并找出规律,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二)了解作品、作者。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
4、形象表现出来?(三)学生跟伴奏唱21.音乐游戏师:我们上节课给大家讲了一首交响曲中国人加洛普 。夕阳音乐中有一个单词 SOLO 大家可以解释成独奏。2.今天我们就找几个同学独奏,师划出关键字放伴奏演唱 找同学合唱3.贺绿汀与牧童短笛当贺绿汀考入国立音专时,他还是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穷学生。当时他住在一家缝纫店的主楼,夏天热得要命,但是贺绿汀没有被这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虽然贺绿汀随时有辍学的危险,甚至这样差条件的房子,也都会有交不出房租的可能,就在这危难之际,有一天,他在学校的栏刊上看到了一则“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是俄国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举办
5、的。如果谁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 。得到这一消息后,贺绿汀非常兴奋。从此,他整天就泡在那间酷热小屋里开始了他的创作,夜以继日的创作,使他忘了一切苦楚。有的朋友问他“你这样认真地投入这次比赛,难道那幸福之光环真的能射到你身上?”贺绿汀非常自信的说:“我欣赏这次比赛的规则,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有获奖的机会,因此,我必须认真地对待这次比赛” 。由于天气太热,他又住在楼的顶层,白天无法工作,只好利用夜间及黎明前的那一段时间进行创作。同时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获奖,他一连写了三首钢琴曲(即牧音短笛 摇篮曲和往日思 ,作品写好后他非常郑重的寄了出去,然后就期待着这次比赛的结果。幸福的光环真的来了
6、,连贺绿汀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的三首作品中,竟然有二部获奖,即牧童短笛和摇篮曲 。其中牧童短笛荣获这次比赛的一等奖,也是我国第一首飞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从此,贺绿汀便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音乐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的乐坛上,而这首钢琴曲牧童短笛吹遍了全球。(四) 、小结:游击队之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游击队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第二课时鳟鱼欣赏、
7、学唱歌曲童声合唱鳟鱼 ,欣赏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 ,管弦乐曲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1、欣赏学唱歌曲童声合唱鳟鱼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并理解童声合唱鳟鱼这部作品的音乐内涵。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听辨童声合唱鳟鱼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并关注由此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着重于对乐曲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乐曲情绪的体验。3、知识与技能:能够熟悉童声合唱鳟鱼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3教学重点:熟悉童声合唱鳟鱼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
8、:听辨童声合唱鳟鱼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教师弹奏钢琴曲小夜曲 ,-舒伯特1) 播放舒伯特的视频2) 做详细介绍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9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 。 其中鳟鱼五重奏就是所有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二童声合唱鳟鱼(一) 1.该曲选择舒伯特在1819年夏天,
9、应朋友鲍姆加特纳要求而创作的A 大调钢琴五重奏中第四乐章,因该曲主题是根据歌曲鳟鱼所创,故又称“鳟鱼五重奏。 ”2.鳟鱼的简单介绍3.钢琴五重奏: 是指一架钢琴与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时也用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组成。(二)1.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a:乐曲中运用了哪几种乐器?b: 这部作品你听出有几段?(带问题初步聆听作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答案 a:出示乐器图,并一一听辨。答案 b:C:变奏曲的定义:是以一个主题旋律为基础,进行多种方式的重复变化而形成乐曲整体的一种音乐体裁。其结构图式为 A(主题)+
10、A1+A2+A3.(三)分段聆听(学生手中发送表格,边听边思考填写)师:为什么同一条小鳟鱼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不同的感受,哪些东西发生变化了?每次不同音乐情绪下的小鳟鱼都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a)欣赏:主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你感受到鳟鱼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联想到鳟鱼怎样的形象?(悠闲、自由自在、无忧无虑)(b)哼唱主旋律:(c)欣赏:变奏一(钢琴主奏)4师:主奏乐器变成了什么?(钢琴)小鳟鱼的形象有没有改变?(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纯真可爱)(d)欣赏:变奏二(大提琴奏主题,小提琴奏副旋律)师:主题的主奏乐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主题由什么乐器奏出?
11、欣赏:变奏三(大提琴、低音提琴主奏)欣赏:变奏四师:可能发生什么了?(渔夫、大鱼追赶-) 音乐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好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夫搅浑了河水。引入变奏五师:小鳟鱼的命运如何,听听音乐是如何诉说的?师: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惋惜、叹息、同情、忧伤)(e)欣赏:结束段师:最后主题旋律再次出现,音乐又回到了开始的那种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四)对比分析师:我们的心情一直在随着音乐在跌宕起伏,让我们思考一下,在几次变奏中,速度、力度都做了哪些改变?(完善表格内容)音乐要素 主题变奏一、二变奏三变奏四变奏五结束段音色(主奏乐器)力度(p
12、p、p、mp、mf、f、ff)速度(慢、稍快、快)音乐形象(或情绪)在聆听每一个乐段时,每次都带着不同音乐情绪,哪些东西发生变化了?幻灯片介绍常见的变奏手法:一般的变奏手法有装饰变奏、音型变奏、和声变奏等等。另外,还可以在节奏、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三拓展练习a:回忆儿歌小星星,齐唱。b:老师示范小星星变奏,在音乐要素上,发生改变。C:学生自由练习-展示四小结师:今天我们透过舒伯特的音乐看到了一个生动又富有哲理的世界。自由和光明是5人类永恒的追求,尽管单纯和善良常常会被虚假和邪恶所害,但是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坚持要做一个真实和善良的人!做一个心中永远
13、充满希望的人!第三课时未完成交响曲欣赏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 ,管弦乐曲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教学目标:1.欣赏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背记副部音乐主题。2.欣赏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了解作曲家门德尔松及协奏曲,对比 A、B 主题的异同,熟唱 A 主题。3.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 ,了解作曲家舒曼,感受大提琴的抒情音色及乐曲的梦幻色彩,能分辨音乐主题并为梦幻曲划分乐段。4.欣赏管弦乐曲鲁斯兰与柳得米拉序曲 ,了解作曲家格林卡,熟唱副部主题音乐,感受音乐中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绪。教学难点:每一首歌曲都认真欣赏、都能解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欣
14、赏每一首歌曲,了解作者。教学过程:1、欣赏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1.老师播放歌曲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学生欣赏。问:知道作者是谁吗?了解作者的作品吗?2.欣赏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背记副部音乐主题.3.作者作曲家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德国作曲家,是钢琴神童,9 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 岁时就为诗篇 19谱曲,17 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 1829 年在巴赫逝世后首次指挥马太受难曲 ,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尔的指挥家。他创作了芬格尔山洞 、 第一钢琴协奏曲
15、、 无词歌 、 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 、等几部重要的作品。1843 年在莱比锡创办新音乐学院任院长。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 (作品第 62 号) ,A 大调,4/4 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下册 单元 铁蹄 歌女 教案 花城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