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学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学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学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3 马 说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自己的文言语感,明确文章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3.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祇( ) 骈( ) 槽枥( ) 食( )马 粟( ) 邪( ) 奴隶( ) 执策(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执策而临之 (4)食之不能尽其材 (5)策之不以其道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食马者 通 , (2)
2、才美不外见 通 , (3)不能尽其材 通 , (4)其真无马邪 通 ,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3)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 (3)食之不能尽其材 6.“说”,古代一种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 ,写法灵活,讲究文采。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与现代 相似。 7.朗读课文,思考并填空。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 比作“食马者”,将 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 的原因,对统治者 的
3、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 。 2【课内探究】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以下内容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祇( ) 骈( ) 槽枥( ) 食( )马 粟( ) 邪( ) 奴隶( ) 执策(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执策而临之 (4)食之不能尽其材 (5)策之不以其道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食马者 通 , (2)才美不外见 通 , (3)不能尽其材 通 , (4)其真无马邪 通 ,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执策而临之 策
4、之不以其道 (3)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 (3)食之不能尽其材 6.“说”,古代一种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 ,写法灵活,讲究文采。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与现代 相似。 二、问题探究7.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一句是集中体现?8.文中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9.本文中“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各比喻了哪几类人?10.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人才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本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2.文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3 马说学案 设计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