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流光溢彩》教案2浙美版.doc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流光溢彩》教案2浙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流光溢彩》教案2浙美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流光溢彩1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方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内容玻璃器。2.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玻璃器,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西方玻璃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2 学情分析玻璃器是西方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内容,在过去教材中从未出现过。为开拓学生视野,教材安排了流光溢彩这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玻璃器的艺术特点,玻璃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西方工艺美术的传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感。3 重点难点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导入教学课前准
2、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玻璃资料及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玻璃实物等一、导入:1.对比分析: 展示一件玻璃艺术品与一件玻璃容器,请学生讨论一下两者的区别。2.了解玻璃艺术品的用途: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玻璃器及其用途。小结:既然玻璃的用途这么广泛,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它?那么先让我们来谈谈玻璃的起源吧。活动 2【讲授】二、深入讲授二、了解玻璃的基本知识。(1)玻璃的起源。(2)玻璃器的制作。(3)玻璃工艺品造型的分类(4)玻璃工艺的发展历史(5)关于玻璃工艺三、引导欣赏世界各国玻璃艺术。(1)重点欣赏波西米亚的玻璃艺术(2)浏览不同风格的玻璃艺术活动 3【练习】三、活动练习四、欣赏评述、动手练习
3、对1.对展示在屏幕上的玻璃工艺品的评价。2.以四人为一小组,设计一个玻璃器装饰图案,可以选择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等题材。活动 4【作业】四、作用评价流光溢彩起源:公元前 2000 多年制作:无模吹制、有模吹制2造型上的分类:基本形、具象、抽象发展历史:玻璃工艺:酸蚀法、转轮刻花法、贴饰法。玻璃之美:造型、光色、工艺、图案五、评价1.每组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或提出自己的建议。2.老师进行点评,给予肯定,鼓励。活动 5【作业】五、课题总结六、课题总结起源:公元前 2000 多年制作:无模吹制、有模吹制造型上的分类:基本形、具象、抽象发展历史:玻璃工艺:酸蚀法、转轮刻花法、贴饰法。玻璃之美:造型、光色、工艺、图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美术 上册 11 流光溢彩 教案 浙美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