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期中测评(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4 分)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横冲(hng) 飞溅(jin)B.弯亘(gng) 琼(qing)C.屑(xi) 剥落(b)D.絮(x) 喷涌(rng)(2)文中画
2、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晶萦清澈 B.浩翰 C.悬崖峭璧 D.虹霓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C.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D.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
3、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 就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 才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 才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 就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将“获胜”改为“胜负”)B.为搞好校庆,我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对于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C.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去掉“使”)D.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改成“虽然”,或把“但”改为“
4、也”)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旅游,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2B.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这样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C.那个学生校刊主编、文学社社长,人气高到只要说他的名字,整个年级的人都知道。D.初三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三”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
5、孕育希望的艰难。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俗话说:“万物皆有理。”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A. B. C. D.7.综合性学习。(5 分)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第(1)(2)题。材料一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
6、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 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材料四 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五 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2 分) (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
7、式,仿写一个句子。(3 分)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 。 二、阅读理解(50 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89 题。(6 分)陆浑山庄宋之问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3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8.前两句在表现诗的主题上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3 分)9.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尾联有何妙处。(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3 题。(16 分)【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8、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欧阳修醉翁
9、亭记)4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1)雾凇沆砀(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1.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A.名之者谁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属予作文以记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3.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18 题。(18 分)亲人不是永远在叶倾城姐姐当年执意要嫁的时候,爸是掀了桌子的。妈回忆起来,
10、就说:“你姐,太像你爸了。”一样的薄嘴唇、窄窄眼角,固执,主意正,讷于言,却会在突然间爆发。婚礼爸当然没参加:“我不是嫁姑娘,我是姑娘不要脸,跟人跑了。”姐姐回:“你没姑娘,你姑娘今天就死了。”狠话,毒话,绝话。谁也没想到,这就是爸和姐今生的最后一次对话。5那时火车也没提速,去一趟姐姐家,得转两趟汽车两趟火车。妈带着妹妹去过一次,一路都在晚点,到了地方,姐姐已经在风雪里等了 10 小时,劈头一句:“我爸呢?”自己答:“不来算了,谁稀罕。”妈住了一段时间,算是对姐姐的日子安了心。城市里什么都有,姐夫也是个老实人,上班走得早,还摸黑先在厨房把早饭做上。姐姐是娘家的娇女儿,现在还是婆家的娇媳妇。姐夫
11、喜欢问姐姐小时候的事,妈就长一句短一句地讲,姐姐怎么跟小男生打架,怎么坐在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兜风,摔下来了爸也不知道。生物课,爸帮着姐姐做植物标本,熊掌一样的大笨手轻轻拈下一片嫩叶,端详半晌:“这是蕨类植物吧?回头对对。”姐夫真心实意地说:“下次咱爸也来吧,我买车了,我带咱爸去草原捡蘑菇。”父亲听了转告,冷笑一声:“他是准备带我去野外毁尸灭迹吧?正好,娘家人都灭了,他再怎么往死里欺负老婆,都没人管了。”一推门,扬长而去。母亲只骂:“看武打电影看多了吧?脑子坏掉了吧!”有一天,妹妹起夜,只见墙根站了一人,原来是父亲。窗外有薄薄的夜光,父亲就借着那点光,在看墙上贴着的中国地图,手指在两点之间,迟疑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期中 测评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