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6 课 戊戌变法【知识框架】戊戌变法背景经过 序幕:公车上书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高潮:百日维新 结果: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意义: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重点梳理】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背景: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2)过程: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 1 300 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2)表现: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3)作用:推
2、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2.百日维新时间 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戊戌变法(1)主要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2)作用: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治,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结果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影响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知识延伸】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异同。(1)不同点:在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在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阶级属性上,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维新派是资产阶级。(2)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二 单元 近代 早期 探索 民族 危机 加剧 戊戌变法 知识点 总结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