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七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七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七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知识点一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表现(1)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工厂,开设银行。(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
2、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知识点二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原因(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经济:偿还外债本息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3)各地的自然灾害严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2.清政府的应对措施(1)增收:增加地丁银旧税征收额度,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2)节支: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使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知识点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2(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
3、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3.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4.困难(1)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5.影响(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概念阐释】 “门户开放”1899 年,美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 、贸易机会均等的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
4、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开放程度,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图解历史】 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思维点拨】1.清政府为偿还外债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2.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4.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成为戊戌变法的经济、阶级基础。5.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而是民族危亡的国家生存状态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感。【结构图示】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
5、机的加深3主题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史料研读史料一 时局图如图,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1898 年在香港发表。史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 3.7 亿两白银。史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18631894 年 119 68018951898 年 274 1 4321.史料一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所面临的被列强瓜分的形势图。2.史料二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偿还赔款,大借外债。3.史料三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6、1.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时局图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提示 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据史料二说明清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4提示 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3.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提示 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史论归纳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1.外部因素(1)甲午战争
7、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及其迅速强大,使先进的中国人决心以日本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内部因素(1)思想渊源:早期维新派产生,要求抵抗列强侵略,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2)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4)社会根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王朝
8、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1.下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 解读图片可知中国处于被分割的局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故 C 正确。答案 C2.甲午战争时, “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5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备落后
9、 B.政府腐败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解析 1895 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解读材料信息,体现的主要是 B 项政府的腐败,A、C、D 三项是一些具体原因,都源于政府的腐败。答案 B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解析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等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 C 项正确。答案 C4.1896 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
10、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 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答案 C5.1896 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这一举措( )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
11、开竞争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的调整解析 A 中“彻底”的叙述是不正确的。B 和 C 不符合史实。D 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政策相一致。答案 D6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解析 紧扣“内在因素”分析,A、B 两项是外因,D 项内容在当时还未出现。答案 C7.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七 单元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民族 危机 加深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