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ocx
《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峨山县锦屏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第 I 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A 匈奴族B 鲜卑族C 氐族D 羌族2.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 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 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D 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的交流3.“这本书生动详细地记录了 1250 多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
2、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你认为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A 大唐西域记B 齐民要术C 水经注D 金刚经24.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 独尊儒术B 实行汉化C 开发江南D 科举取士5.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占据的是( )A 辽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珠江流域6.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我国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晋鲜卑族B 前秦氐族C 北魏匈奴族D 西汉羯族7.民间流传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 王羲之B 张仲景C 华佗D 顾恺之8.“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3、周杰伦歌曲中提及的书法作品的作者是( )3A 顾恺之B 王羲之C 王献之D 祖冲之9.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 东汉的“蔡侯纸”B 王羲之的书法C 东晋的人物画D 莫高窟的飞天10.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11.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 赤壁之战A 4B C D 12.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化成就中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 伤寒杂病论B 水经注C 张衡的地动仪D 山西的云冈石窟13.三峡是
4、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古人记载三峡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他是谁吗( )A 郦道元B 贾思勰C 祖冲之D 张衡14.王羲之被称为( )A “书圣” B “书神”C “画圣” D “书仙”15.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 周平王迁都5B 盘庚迁都C 北魏孝文帝迁都D 明成祖迁都16.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 韩非子的思想B 张仲景的理论C 祖冲之的贡献D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17.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最主要贡献是( )A 编制大明历B 将圆周率精
5、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 编制太初历D 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18.下列作品属于书法艺术珍品的是( )A 洛神赋图B 女史箴图C 兰亭序D 水经注1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政治上的原因在于( )A 北方人口南迁6B 社会比较安定C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D 自然条件好20.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 )A 商鞅变法B 靖康之变C 王安石变法D 孝文帝改革21.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B
6、 水经注C 九章算术D 齐民要术22.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圆周率反映的关系是( )A 圆的周长与半径B 圆的周长与直径C 圆的周和与面积D 圆的半径与直径23.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有( )袁绍 刘备 曹操 孙权A 7B C D 2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 魏国220 年曹操洛阳B 魏国220 年曹丕洛阳C 蜀国221 年刘备成都D 吴国222 年孙权建业25.电视剧走西口讲述了民国初年一群饱受生活所迫的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悲凉故事。“闯关东、走西口、下西
7、洋”,是中国有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徙,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 )A 加剧了南方生态环境的破坏B 缓解了北方的人口压力C 稳定了南北政权的对峙局面D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6.下列关于顾恺之描述正确的是( )A 被后人誉为“书圣”B 它吸收前人的书法精华,独创一家,楷书,行书和草书无不擅长。C 他的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最出色,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 人们说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27.下列艺术品问世时距离诸葛亮生活年代最远的是( )A 兰亭序8B 洛神赋图C 女史箴图D 龙门石窟佛像28.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与它的建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8、A 周平王东迁洛阳B 曹丕定都洛阳建立魏国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D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 )A 绘画艺术B 雕塑艺术C 佛教的传播D 社会稳定30.5 世纪初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前秦B 北魏C 西晋D 北周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综合题 31.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
9、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 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
10、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江南为之盛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10之饶
11、,覆衣天下。”(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江南经济迅速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摘自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魏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
12、名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是谁?(2)材料一反映是“魏主”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何处?(3)材料二反映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内容?你还知道他有哪些改革措施吗?(4)“魏主”的改革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1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结合课本所学分析,4 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故答案为 B。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三国鼎立时期不是军阀混战时期,虽分裂但是也有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所以 A 项最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
13、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故选 C。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 项说法错误,独尊儒术属于汉武帝的做法,可以排除。D 项说法错误,科举取士从隋朝开始,不是孝文帝首创。C 项不属于儒家思想文化在政治上的影响。B 项正确,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表现统治上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政策。故本题应选择 B。5.【答案】B【解析】曹操打败袁绍后,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答案选 B。6.【答案】B【解析】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峨山县 锦屏 中学 2017 _2018 学年 年级 历史上 学期 单元测试 第四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时期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6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