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6 驱遣我们的想象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
2、学。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
3、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4阅读第 810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6 驱遣 我们 想象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