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1 送东阳马生序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一、导入新课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 ;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宋濂(
2、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 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 ,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 ,并非“序言” ,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
3、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1 东阳 马生序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