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404-2011 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程.pdf
《DB13 T 1404-2011 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404-2011 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160 P 57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4042011 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程 2011 - 05 - 10 发布 2011 - 05 - 2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 T 1404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标准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和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保国、张雪梅、郭素萍、齐国辉、顾玉红、曹瑞森。 DB13/ T 14042011 1 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2、准规定了河北省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蓄水、排水、坡面防侵蚀、生态型水土保持林与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和营造。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片麻岩山地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 13/T 10782009 黄连木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片麻岩 一种程度很深的变质岩,具有片麻状或条带状结构,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
3、、云母等组成,其中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 50,长石多于石英,较易风化。主要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和 A 型花岗质片麻岩三类。 3.2 隔坡 梯田与梯田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山坡原状坡面。 3.3 隔坡沟状梯田 在山场坡面上通过开挖具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沟槽,然后用坡面表土或客土回填,两沟槽中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山坡原状坡面做外田埂,修筑的田面呈外高里低小反坡状态的梯田。 3.4 拦水沟 山场坡面上横向切断坡面、阻断聚集地表径流的、具有一定深度和长度的沟槽。 DB13/ T 14042011 2 3.5 陡坡面和缓坡面 山体坡度25的坡面为陡坡面,山体坡度25的坡面为缓坡面。 3.6 塘坝 在
4、沟道内拦截和贮存当地地表径流的蓄水量不足 10 万 m3的山地蓄水设施。 3.7 谷坊 修筑于支沟、毛沟内防止沟道冲刷、拦沙蓄水的容量小于100 m3的横向土(石)拦挡坝。 3.8 生态型水土保持林与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标的林地为生态型水土保持林, 以保持水土和可持续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林地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4 规划 4.1 本底调查 4.1.1 地质及土壤 包括岩石、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 pH值、土体状况、土壤生物等。 4.1.2 气候 包括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0 和10 的积温、年均降雨量、5
5、0 年一遇最大降雨量、10 年一遇最大降雨量、太阳辐照和无霜期等。 4.1.3 水土流失状况 包括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及分布、土壤含水量等。 4.1.4 植被 包括主要植物种类、植被类型、植被数量、植被覆盖率、植被生产力等。 4.1.5 社会经济情况 包括人口、劳动力数量和技术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情况,能源交通状况等。 4.2 规划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DB13/ T 14042011 3 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坡上坡下相结合、坡面工程与沟道工程相结合、蓄水排水保水相结合、山水林田路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4.2.2 生态经济兼顾原则 在保证实现蓄水
6、保土等生态效益的同时,根据山场坡面具体情况,做到生态型水土保持林与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相结合,形成高效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4.2.3 多样性原则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种树与种草相结合、保土与聚土用土相结合,实现工程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4.3 规划内容 4.3.1 蓄水工程 包括陡坡面蓄水工程、缓坡面蓄水工程、沟道蓄水工程和坡面集雨工程。 4.3.2 排水工程 包括坡面横向排水工程、坡面纵向排水工程和沟道排水工程。 4.3.3 坡面防侵蚀工程 包括陡坡面拦水保土工程、缓坡面保土工程、隔坡护坡保土工程。 4.3.4 生态型水土保持林 在坡度25、土层厚度10 cm、土壤侵蚀模 数为5
7、00 t/km2.a-1900 t/km2.a-1、土壤肥力较差的山场坡面建设生态型水土保持林,栽植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乔灌木和草。 4.3.5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在坡度25、土层厚度10 cm、土壤侵蚀模数500 t/km2.a-1、土壤较肥沃的山场坡面建设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栽植效益较高的经济林树种。 4.3.6 道路 包括盘山主路、分沟支路和作业路。盘山主路布设于山坡中上部与坡脚处,能连接整个小流域或多个小流域,可以循环行驶,沙石或硬化,陡度15,路面宽 6 m8 m,向山跟一侧倾斜 12,靠山跟一侧修筑宽 30 cm50 cm 的排水沟;分沟支路连接主路与作业路,路面宽 4 m6
8、m,陡度18;作业路宽 2 m3 m。 5 蓄水工程 5.1 陡坡面蓄水工程 主要采用鱼鳞坑方式蓄水。 5.1.1 整地规格 在坡面上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DB13/ T 14042011 4 化。一般坑宽(横)0.8 m1.5 m,坑长(纵)0.6 m1.0 m,坑距 2.0 m3.0 m。 5.1.2 整地方法 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规格标准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 cm25 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向斜外上方开一道引蓄坡面雨水的、深10 cm左右的小沟。 5.1
9、.3 鱼鳞坑密度 鱼鳞坑布设密度为每亩 120 株133 株。 5.2 缓坡面蓄水工程 主要采用隔坡沟状梯田。 5.2.1 田面规格 5.2.1.1 田面宽度 根据坡度、利用目的和径流量来确定,一般田面宽度为 1.5 m2.5 m,坡缓宜宽、坡陡宜窄。 5.2.1.2 开沟深度 根据坡度和利用目的来确定,一般深度为 0.8 m1.2 m,生态型水土保持林宜浅,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宜深。 5.2.1.3 隔坡宽度 根据坡度来确定,一般为 2 m3 m。坡缓宜窄、坡陡宜宽。 5.2.1.4 梯田走向 走向按自然坡形随坡就势呈弧形布设,田面沿山坡走向的比降为 0.3 0.5 。 5.2.2 修筑梯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404 2011 片麻岩 山地 水土保持 工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