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考点1 “市”在历代的发展(d) 1.(2018年1月杭州高三期末)北朝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有( )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 政府对“市”实行行政管理 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 草市已经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A. B. C. D.,解析 木兰分别在不同的市场买不同的装备,说明商品买卖有固定的场所,故正确;宋代以前政府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故正确;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利于商品发展,故正确;隋唐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材料不能看出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2017年
2、9月嘉兴模拟)读唐代长安商业分布图,它反映了该时期长安城( ),A.除东、西两市之外设立更多的“市” B.全城均衡分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对城中的“市”已经不再直接监管 D.商业活动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解析 根据图可知该时期长安城除东、西两市之外,没有设立别的“市”,故A项错误;根据图可以看出东市周边饮食服务较为集中,而西市周边较少,全城的饮食服务分布不均衡,故B项错误;宋以前对市场交易进行了严格限制,材料也无法体现城中的“市”不受直接监管,故C项错误;根据图可知七世纪前手工业店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附近,而七世纪后手工业店、饮食服务不仅数量大增,而且广泛分布在长安城,并不局限
3、于东、西两市,商业活动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趋势,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北宋中后期,临安城郊围绕有多个人口众多的草市,其中“浙江草市”年商税额超过了同期浙西地区的所有县级城市,“龙山草市”相当于一般县级城市的规模。这说明( )A.草市发展促进了城郊城市化B.草市具备了县级城市的功能C.草市开始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D.人口增长促使城中的市移至郊外,解析 材料提到,临安城郊围绕有多个人口众多的草市,其税额和规模相当于一般县级城市,这说明草市发展促进了城郊由乡村向城市化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草市的税额和规模,不能说明草市具备了县级城市的功能,
4、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草市开始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说明城中的市移至郊外,故D项错误。 答案 A,4.(2018年3月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考试)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政府专门设置机构对市场进行行政管理。下列官职中主要负责市场行政管理的有( )“五均”官 草市尉 市署令 三司使A. B. C. D.解析 “五均”官是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六朝时开始设立“草市尉”对草市进行管理,“市署令”是唐朝时期设立的管理市的官员,故A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北宋设置的用来分割宰相财政权的官员,故与题意不符。答案 A,【名师点睛】 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
5、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这一题只要判断出不符合题意即可。,考点2 (加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的特点(c) 5.(2017年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
6、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解析 “瓷路”是宋元以来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称呼,故A项错误;丝绸之路开通后,最远至西方的罗马帝国,因为中国的丝绸在欧洲比较受欢迎,故称“丝国”,故B项正确;“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为清朝所特有的现象,故C项错误;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在与中国交往的一些国家之间的民间往来,没有涉及到更远的如美洲等地,交往也属于自由交往,不存在掠夺和侵略,故D项错误。 答案 B,6.(2017年9月宁波十校模拟)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
7、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在目前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瓷器国内市场狭小B.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海外商运业的发展D.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解析 材料直接可以反映的是海外商运业的发展,其他与材料无关。答案 C,考点3 (加试)“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c) 7.(2018年3月嘉兴模拟)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
8、主要反映了当时( )A.商人谋求政治地位 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农民地位比商人高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解析 从材料可知商人由于社会地位低“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故选A。答案 A,8.(2017年9月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模拟)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颁)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这一材料主要印证了( )A.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B.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C.经济形态上的封闭性D.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分散性,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汤显祖身为知县,需要举行劝农人勤作农事的仪式,反映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有反
9、映农业生产耕作适时性的内容,但主要部分是官府在春耕时节组织劝农活动,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农业活动的支持,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与材料中官府组织劝农活动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考点4 (加试)“海禁”政策及其影响(c) 9.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解析 “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这一段时期清朝并没有主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中国 商业 经济 经济政策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