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选修3_4.ppt
《版选修3_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选修3_4.ppt(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5 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一章 机械振动,学习目标,1.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体会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内容索引,重点探究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重点探究,1.实验目的 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原理,3.器材 铁架台及铁夹,金属小球(有孔)、停表、细线(1 m左右)、刻度尺、游标卡尺.,4.实验步骤 (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摆球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稍大一些的线结,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出桌面之外,然后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
2、记. (3)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准确到mm),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然后计算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ll 即为摆长.,(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角度不大于5,再释放摆球.当摆球经过最低位置时,用停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的振动周期. (5)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5.数据处理 方法一:将每次测出的周期T及测得的摆长l代入公式g 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求g的平均值. 方法二:多做几次实验,由几组l、T值作出T2l图像,则图像的斜率k 从而求出重力加速度g.,6.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而不易伸长
3、的线,比如用单根尼龙丝、丝线等,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 m,摆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 cm. (2)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不大于5. (3)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4)测量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点时计数,要测多次(如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用取平均值的办法求周期.,例1 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某同学做实验时,操作上错误或不合理的有_. A.单摆的偏角大于10 B.摆球摆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C.防止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椭圆运动 D.测出的摆线长就是摆长
4、E.在平衡位置启动停表,并开始计数,当摆球第30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制动停表,若读数为t,则T,答案,解析,ABDE,解析 A.单摆应保证偏角小于5. B.应在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误差较小. D.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 E.如此计数,则 应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在摆球下一次以相同方向通过平衡位置时,计数为1.,例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答案,解析,(2)如果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的摆球直径如图1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_cm;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测得的摆线长如图乙所示,则单摆的摆长为L_
5、 cm;如果测量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此单摆的振动周期T_s.,答案,解析,1.35,96.825,1.98,图1,解析 由题图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的示数是13 mm,游标尺的示数是50.1 mm0.5 mm, 则游标卡尺示数,即小球直径d13 mm0.5 mm13.5 mm1.35 cm; 摆线的长度:l96.15 cm,由题图所示停表可知,分针示数是1 min60 s,秒针示数是19.2 s,停表示数是60 s19.2 s79.2 s,(3)由实验数据得出重力加速度g_m/s2.,答案,解析,图1,9.74,例3 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 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_4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