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三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doc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三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三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三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8 广东佛山一模,2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答案:C解析:周公制作的典章礼乐仅适合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即“礼崩乐坏”,因而周公被视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周公作礼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周公平定三监,有利于社会稳定,但这仅对西周产生一
2、定的影响,不可能是后世统治者和学者视周公为圣人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春秋以后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的原因在于周公作礼,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反映了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故 C 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未对地方实行有效的控制,因而这并非后世统治者和学者将周公视为圣人的原因,故 D 项错误。2.(2018 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
3、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2解析: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只反映出士阶层的思想品格,故 A 项错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孔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即从自己做起,大力倡导君子之道,故 B 项正确;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只是思想品格的要求,而非政治主张,故 C 项错误;君子之道只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故D 项错误。3.(2018 广东揭阳水平考试,2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的论述,说明( )A.孟子强调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C.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D.君主地
4、位尊贵,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答案:B解析:据材料“君有过则谏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臣互相尊重的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的主张,故 A 项错误;材料不仅反映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而且也主张君臣互相尊重,故 C 项错误;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说明臣子并不是只有服从的义务,故 D 项错误。4.(2018 黑龙江哈三中第二次验收考试,7)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
5、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让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打倒封建阶级不合题意,故 A项错误,B 项正确;推动士阶层兴起和保障社会平等不符合题意,故 C、D 两项错误。5.(2018 河北邢台质检,3)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A.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儒法思想合二为一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表明儒家士大夫以儒家经义断狱,“引经决狱”风气盛行
6、不能反映统治者的态度,故A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而材料主要讲述了儒家士大夫以儒家经义断狱,把封建法制与儒家伦理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开始了封建伦理法制化、封建法制道德化的进程,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但并不是把儒法思想合二为一,故D 项错误。6.(2018 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27)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
7、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3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儒学兴盛,而魏晋时期儒学遭到质疑,这是因为魏晋时期社会战乱,儒学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故 A 项正确;魏晋时期儒学虽然受到冲击,但正统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故 B 项错误;魏晋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材料并未反映这一变化,故 C 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地位受冲击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并非由门阀世族的喜好决定的,故 D 项错误。7.(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测试三,7)朱熹说:“饮食者,天
8、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 ( )A.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 B.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C.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 D.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答案:D解析:材料中朱熹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人心即人欲,因此朱熹并非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故A 项错误;从材料中“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可知,佛教和朱熹的儒学是对立的,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天理和人欲的关系,与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朱熹认为饮食和美味分别是天理和人欲,而“人心”和“天理”一体的,佛教认为“人心”和“理
9、”是分离的,因此体现了朱熹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的主张,故 D 项正确。8.(2018 湖北咸宁重点高中联考,5)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B解析:“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重点表达了宋代科技文化发达的现实,而这一现象不是科技推动的结果,故 A 项错误;由“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得出国家政策对科技发展影响大,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精选 试题 整合 主题 厚德载物 趋时 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