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八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学案.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八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增分策略第一篇命题区间八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学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命题区间八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角度一 识破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1牢记三类常考仪器(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量筒 选取原则:大而近。精确度:0.1 mL托盘天平 精确度:0.1 g滴定管 精确度:0.01 mL容量瓶 无零刻度线,有 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 等规格(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2熟悉常见试剂的保存23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归纳(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
2、及氧化性溶液。(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4)用 pH 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 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4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过滤(除去不溶物);蒸
3、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题组一 常考基本操作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作出合理解释)1基本仪器操作陷阱举例 判断正误 解释或说明(1)试管、蒸发皿既能用于给固体加热也能用于给溶液加热(2)分液漏斗既能用于某些混合物的分离也能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3)称取 2.0 g NaOH 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4)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用手指捏紧滴管的胶头再放开手指基本仪器使用与安全(5)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3
4、(6)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7)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8)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 NaOH 溶液(9)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药品的保存(10)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减少挥发(11)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稀碱液的 pH,测定值偏小(12)可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 pH(13)直接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中pH 试纸使用(14)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3.5(15)把水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16)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17)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5、18)将称得的碳酸钠小心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19)将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溶液的稀释和配制(20)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答案 (1) 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2)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以及气体的制备,如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3) NaOH 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4)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入液体(5)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6) 确保滴定管中溶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相同,装液前要用所盛标准液润洗(7)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生
6、成的 Na2O2也能与水或 CO2反应(8)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9) 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10) 溴易溶于酒精,但酒精是易挥发性的物质,会加速溴的挥发,保存液溴时常加少量4水液封(11) 湿润的 pH 试纸可以稀释碱液(12)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13) 直接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14) 广泛 pH 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15)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16) 定容时俯
7、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17)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18) 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19) 要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20) 定容时还要加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52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陷阱举例 判断正误 解释或说明(1)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2)测量酒精沸点的实验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被加热的酒精中(3)萃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4)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
8、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5)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 Br 2和 CCl4的混合物(6)用分液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答案 (1)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振荡前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避免液体流出,然后再进行振荡(2) 测量酒精沸点实际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3) 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与外界连通,确保液体顺利流出(4) 热的液体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暴沸,应冷却后再加入(5) Br 2和 CCl4互溶,不能用分液法(6)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题组二 真题演练3(2018全国卷,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
9、制取 H2时,加几滴 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 B解析 用标准盐酸滴定 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 项错误;加几滴 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 2 =Zn2 Cu,Zn 与置换出来的 Cu 及稀H2SO4构成 CuZn 原电池,加快了放出 H2的速率,A 项正确;黄色是 Na 的焰色,C 项正确;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
10、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 项正确。4(2016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6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 B解析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管壁上,B 项错误。5(2017全国卷,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A 取 20.00 mL 盐酸在 50 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 30.00 mL 后,将剩余
11、盐酸放入锥形瓶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 测定醋酸钠溶液 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 0.010 molL1 的KMnO4溶液称取 KMnO4固体 0.158 g,放入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 B解析 A 项,滴定管最大刻度至尖嘴部分液体不在刻度内,若把 30 mL 刻度处的液体全部放出,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 20 mL,错误;B 项,碘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正确;C 项,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时不能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D 项,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
12、的量浓度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把固体放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题组三 新题预测6下列实验的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A在固体物质灼烧实验中,可将坩埚直接放在三脚架上加热B在测量醋酸钠溶液浓度的滴定实验中,可将待测液醋酸钠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在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实验中,为防止溶液暴沸,可加入几片碎瓷片D在蒸馏分离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实验中,为提高冷凝效果,可使用球形冷凝管答案 B解析 A 项,坩埚加热时,需要放置在泥三角上,错误;B 项,由于醋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必须盛装在碱式滳定管中,正确;C 项,蒸发操作时为了防止溶液暴沸,应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入碎瓷片会影响氯化钠的
13、纯度,错误;D 项,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反应物的冷凝回流实验中,蒸馏收集产物时应选择直形冷凝管,错误。77(2017湖北武穴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及其先后顺序均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焐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检验氢气已纯后再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答案 C解析 制备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放药品,A 项错误;检查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去焐容器外壁,若先用手焐热容器外壁,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会逸出,导致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看不到导管口处冒气泡,B 项错误;
14、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走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C 项正确;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D 项错误。8(2018濮阳三模)酸性锌锰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其中的黑色粉末是由炭粉、MnO2、ZnCl 2和 NH4Cl 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 MnOOH,下列有关回收处理该废电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黑色粉末进行溶解、过滤都需要用到玻璃棒B将滤渣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后,可得到锰的化合物C将滤液加热蒸干,由于 NH4Cl 分解,可得到 ZnCl2固体D实验室可利用“升华”的
15、方法分离 ZnCl2(s)和 NH4Cl(s)答案 C解析 黑色粉末炭粉、MnO 2、MnOOH 不溶于水,ZnCl 2和 NH4Cl 易溶于水,应采用溶解、过滤的操作分离,都要用到玻璃棒,A 项正确;灼烧时炭粉转化成 CO2,MnOOH 转化成 MnO2,B 项正确;溶液中锌离子发生水解,需要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 ZnCl2固体,故 C项错误;NH 4Cl 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重新生成 NH4Cl,ZnCl 2(s)的稳定性较强,沸点较高,故 D 项正确。角度二 实验装置图的辨识规范示意图再现1基本操作(1)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8(2)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3
16、)气体的溶解与吸收溶解度不大的气体的吸收易溶气体的吸收(以氨气吸收为例)防倒吸装置2四种常见的物理分离装置图9(1)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装置如图 a。(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装置如图 c。(3)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装置如图 d。(4)蒸发除去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部分溶剂,装置如图 b。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 NaCl 溶液为例)4酸碱中和滴定示意图5常见气体制备发生装置图实验装置 举例10固体固体 气体 O2、NH 3、CH 4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a:C 2H4b:Cl 2固体液体(不加热) 气体a:H 2、O 2、CO2、Cl 2、NH 3b:H 2、CO 2
17、6.气体的收集装置(1)基本方法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H2、O 2、NO、CH 4、C 2H4等Cl2、HCl、CO 2、NO 2、H2S、SO 2等H2、NH 3等(2)创新方法题组一 基本操作示意图的评价111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加热熔融的氢氧化钠固体吸收 CO2中的HCl 杂质蒸馏时的接收装置吸收尾气中的 Cl2答案 D解析 A 项,瓷坩埚中含有 SiO2,加热能与 NaOH 反应,错误;B 项,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该从长导管进入,经溶液吸收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错误;C 项,尾部接收产品时应使用尾接管导流,以避免液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错
18、误;D 项,漏斗属于不必要仪器,根据教材中氯气可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吸收可知,该装置能达到吸收尾气中氯气的目的,正确。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解析 A 项,立即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错误;B 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A用图所示装置接收蒸馏所得产品B用图所示装置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C用图所示装置分离 NaCl 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D用图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选择题 策略 一篇 命题 区间 实验 基础知识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