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能力卷.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能力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能力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 。120 年前,清朝光绪皇帝下达明定国是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以下对其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挽救了清末统治危机 B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本C废除了腐朽科举制度 D加快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2018湖南长沙高三一模同治初年,清政府以战败逃跑为由处死两江总督何桂清,到了光绪后期,两江总督刘坤一拒不执行清政府“向各国宣战懿旨” ,而是组织“东南互保”,事后清廷不仅不予处分,反予嘉奖。这反映了(
2、)A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32018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三诊1901 年 1 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 月设立“督办政务处” ,任命奕劻、李鸿章等 6 人为政务大臣,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之后清政府在 19011905 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 30 余项。材料表明清末“新政”( )A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B抵制了维新思想的传播C导致了革命形势高涨 D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4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1905 年, 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世界第一之民权
3、主义大家卢梭”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 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C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52018新疆高三二模1911 年 12 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 ,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 、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 。这反映出( )A革命军内部缺乏权威领导 B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C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62018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二模据统计,从 189
4、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7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右图是清末德国的礼和洋行商标。该洋行于1900 年前后带来了上好的靛蓝色,靛蓝布很快风行中国城乡。由此可知,礼和洋行( )A所占中国市场份额居列强前列B营销策略适应和推动了民众需求C货真价实得到中国民众的喜爱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82018江苏卷张园
5、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 ,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92018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一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 19011910 年间,单行本就有 30 余种。1915 年 5 月 9 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问题,5 月 9 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 )A创新精神 B求真意识C时代情怀 D
6、全球视野102018云南昆明高三质检1896 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 ,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 ,但诸多典籍都能证明中国在上古三代时期“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 。梁启超意在( )A全盘西化 B中西融合C继承传统 D托古改制112018广西柳州、北海高三模拟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A提出或实践师夷长技思想 B反对封建统治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D反对外来侵略122018天津河西区高三一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
7、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 。这说明( )A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C新文学注入新内容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二、非选择题13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押题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
8、来纸质书籍的“贬值” ,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皇池” , “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摘编自郁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
9、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3读革命”正悄然兴起。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13 分)142018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1912 年 1 月,孙中山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觉醒 探索 甲午 中日战争 五四运动 能力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