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选择题1(2018济南三模)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 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 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 1906 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 ;而 1933 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
2、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 A、B 两项;1906 年和 1933 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 D 项。2(2018青岛 5 月模拟)1896 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C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
3、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解析】 由材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税则修改,提高关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是其出行的主要目的,究其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财政问题日益严重,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3(2018新乡三模)“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 nation 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 1895 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这一变化( C )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 2 -【解析】 由“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
4、词汇” “在 1895 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可见,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故选 C 项;变化源于甲午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 排除 A 项;变化不能说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排除 B 项;甲午战后,维新变法是主流思想,排除 D 项。4(2018汕头二模)1906 年当时政府规定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 年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 )A国家政体发生巨变 B民族危机日益严峻C儒家伦理遭受冲击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解析】 材料表明近代中
5、国教育宗旨的变化,1906 年仍然强调传统的忠君、尊孔等,1912 年辛亥革命后开始注重道德,追求实利及军事教育等近代教育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与材料无关;二者均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D 项不正确。5(2018高考押题卷一)1912 年 3 月成立的统一党,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 。5 月成立的共和党,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这体现出当时( C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B共和政治已由理想变为了现实C社会精英期盼构建统一民族国家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解
6、析】 本题具体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强调的“统一” “国家主义” “国家权力”体现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精英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向往,故 C 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本身是统一的国家,A 项说法错误;材料是一种美好政治愿望,B 项说法不准确;D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6(2018重庆二模)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 “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 ”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 682 个,其中政治党团者 312 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 C )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解析】 材料阐述的是 1913
7、年社团和政党发展迅速的情况,没有涉及政党政治与选举的情况,且结合所学在北洋政府时代政党政治并未真正的实现,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层面对共和的共识,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结社的权力,而“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 682 个,其中政治党团者 312 个”体现了人民践行结社权的热情,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 3 -民国二年即 1913 年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并未被根除,故 D 项错误。7(2018潍坊二模)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 。该漫画反映了( B )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
8、宪失望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解析】 从漫画但闻心语响中可以看出, 但闻心语响以遥远的北京城传出微弱的“逊位”声为整幅漫画的中心,讽刺清政府贪恋皇权,反映了民众对于清帝逊位的渴望以及建设新社会的期待,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的形势,故 A 项错误;袁世凯是 1915年称帝的,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革,故 D 项错误。8(2018南平二模)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革命运动猛烈冲击着列强在华利益。1926 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就修改条约事宜与中国进行会谈。最终,中国( B )A废除了英国领事裁
9、判特权B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C停止了对英国的庚子赔款D恢复了丧失的关税自主权【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在形式上相继予以废除,而实际废除领事裁判权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A 项不正确;大革命时期中国于 1926 年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B 项符合题意;1926 年英国退还了中国的庚子赔款,不是停止,C 项不正确;中国基本恢复关税自主权是在 1928 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D 项不正确。9(2018呼和浩特二模)1928 年 6 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B )A致
10、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切合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D独立自主逐步地走向成熟【解析】 根据材料“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和所学知识所知,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符合中国的国情,团结工农,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故 B 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说明中共的工作中心在农村展开,与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故 C 项错误;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或多或少受苏联影响,无法体现独立自主,故 D 项错误。- 4 -10(2018滨州二模)194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二 部分 近代 世界 近代中国 11 民主革命 训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