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综合测试.doc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综合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综合测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 4 分,共 48 分)1(2018齐齐哈尔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B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B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表明政协制度正式确立D确立了政权组织原则【解析】 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主
2、协商,并非中国共产党执政,排除 A 项;1949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政协制度正式确立,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协商,与政权组织原则无关,排除 D 项。 2(2018山东天成大联考二)“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这表明“另起炉灶”( B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C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解析】 “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等字眼意在强调“另起炉灶”是为了捍卫一
3、个中国,B 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的是“一边倒”的方针,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3(2018潍坊二模)1970 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 ,提出了以“伙伴关系” “实力” “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说明美国( D )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解析】 根据材料“1970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 ,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2 -因此 D 项正确,C 项错误;A 项说法错误,错在“放弃” ;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故 B 项错误。4(2018三明一模)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III”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C实施国民经济调整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析】 阶段“”指的是 19601963 年间,其城市化程度由 19.7%下降为 16.8%,结合所
5、学可知,这时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国家缩小城市化规模,优先保证农业发展,调整国民经济,故选 C 项;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 5(2018德州二模)1979 年 3 月,陈云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该主张( B )A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重B认识到完全的计划经济存在不足C主要目的是扩大我国私营经济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解析】 陈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也应当包括市场调节部分,说明该主张已经认识到完全的计划经济存在不足,
6、应当以市场调节对计划经济进行必要的补充,故答案为 B 项。该主张没有表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重,排除 A 项;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与私营经济反映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C 项;1984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排除 D 项。6(2018高考押题卷一)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承包制设计者确信:全员承包优越性显著,“给承包成绩显著的企业以投资自主权,机关保留备案、咨询的权利” ,企业自负投资风险,自觉提高投资效益。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C )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计划经济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解析】 材料“全员承包” “投
7、资自主权” “企业自负投资风险”等信息体现了当时我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趋向,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为表象;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在 21 世纪初,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材料并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变化问题,故 D 项- 3 -错误。7(2018衡水金卷调研卷五)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 GDP 增长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D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GDP 增长率 116% 112% 4.1% 3.84% 9.3%AGDP 下降是国家政策失误造成的B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C市场经济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解析】 从材料信
8、息来看,19871991 年 GDP 增长率总体上较高,但也有个别年份增速下降,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并非一帆风顺,故答案为 D 项。这一时期的 GDP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排除 A 项;B 项说法绝对,排除;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排除 C 项。8(2018南平二模)1994 年 1 月 1 日起,中国的外汇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取消汇率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汇率并轨消除了人民币高估现象,实质上使名义汇率贬值了近 50%。中国外汇体制改革旨在( A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B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准备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解析】 材料
9、所述汇率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与国际接轨,为中国扩大出口贸易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A 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入世无关,B 项不正确;汇率制度的改革旨在扩大出口贸易,C 项说法不正确;D 项与史实不符。9(2018海南13)20 世纪 5090 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 。2001 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C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解析】 粮油由定期供应到居民自由购买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10、制的转变,C项正确;A 项消除过于绝对;D 项开启表述错误,古代就有农产品商品化;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10(201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二模)1984 年 5 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这表明,当时我国( D )A政府职能权限逐步扩大B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4 -D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解析】 从材料“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中可以分析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体制向双轨制转型,故 D 项正确;材料“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
11、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说明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分配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转变,故 B、C 两项排除。 11(201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二模)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C )1979 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 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 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 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 世界 中国 综合测试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