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节 汽化和液化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重点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相同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2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并会应用相关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难点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塑料袋
2、、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常见情景:夏天,游泳的人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岸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汽” ,这其中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秋天,草木、石块上出现的露是怎样生成的呢?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吗?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三、
3、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按照课本 P58 图 3.31 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 “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归纳总结:物质的
4、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一)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与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
5、,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根据学生猜想的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说明: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应尽量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节省时间的方法: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但为了便于观察,水还应有相当的深度(约 10 cm 左右),所以建议用小号烧杯,或使用大号试管(水约 150 mL)做此实验; 实
6、验中用热水进行加热;从开始加热起至 95 左右,必须在烧杯或试管上加纸盖,95 以后将纸盖拿掉; 拉长酒精灯灯芯同时剪断烧焦的灯芯,在灯芯中加入细铜丝,使火焰比较猛烈;注意调整酒精灯和石棉网之间的距离,用酒精灯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特别说明:注意实验中要告诉学生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和温度的变化;要记录当水温升高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 35 min;实验后要画出水沸腾
7、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实验记录表格:3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 78 82 88 93 100 102 102 102分析和论证:(1)绘制“温度时间”图象。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交流与评估: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得出水的沸点不是 100 ,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可能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是本地的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交流、讨论: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
8、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象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2)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学生活动:观察课本 P60“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回答下面问题:(1)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2)你实验所用的温度计里的工作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3)液态氢的沸点是2
9、53 ,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它的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典例解读【例 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杯内的水不断地沸腾,则插在烧杯中试管里的水将(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解析】 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二是达到沸点后,还要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可以不断地从酒精灯处吸热,所以烧杯中的水可以沸腾,而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答案】 C(二)蒸发4情景创设:(1)盛夏酷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秋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三 汽化 液化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