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1 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那么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学习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二、分析文章题目
2、,了解全文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 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三、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四、快速自读课
3、文,把握关键信息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 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材料涉及哪些方面?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 、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答: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2答:第一部分(1 段)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5 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
4、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第三部分(612 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第四部分(1315 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根据 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答: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0 创造 宣言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