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知识点讲解】1、曲线比较2、列表比较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 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 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 不变 越来越小有无 K 值 无 K 值,持续增加有 K 值,可在 K 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3、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型曲线。4、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 K 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
2、生物的根本措施。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得低于 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K 值变动的示意图2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 值会上升。【例题讲解】(2018 浙江卷,18)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
3、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B第 2 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C第 3 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答案】D3【变式训练】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时,种群的增长率为 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
4、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二、种群数量的波动【知识点讲解】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 迁出率 外界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例题讲解】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4A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 b 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中 c 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答案】C【变式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第四 种群 群落 专题 42 数量 变化 教案 提升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