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检测试题(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百家争鸣的背景 1百家争鸣孟子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 2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3汉初“无为而治”的作用 4汉代思想演变魏晋玄学与儒家思想 5范仲淹注重儒学修为 6程朱理学的影响 7程朱理学宋明理学与宗族宗规 8经世致用思想 9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尊重 10古代科技 传统科技观念对西学东渐的影响 11古代文学 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广东梅州一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墨子亲士中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B.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C.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D.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子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格局。墨家则主张治国应优待贤士,由此可以看出这两段材料共同体现了知识阶层因其重要作用而使得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故 D 项正确。A 项颠倒了因果关系,诸侯争霸导致百家争鸣;B 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重视,法家
3、在当时受重视,故错误。2【新知生成】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而大国出于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 “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2.(2018安徽蚌埠一模)孟子说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背了民
4、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据此可知,他们( )A.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B.政治主张根本对立C.实质是在反对君主制度D.具有民主化的倾向解析:A 材料中孟子所说的意思是:君主犯了大的过错,臣子就要劝诫,但是君主如果多次不听劝阻,臣子就可以让其他更贤明的人当君主。由此可知,孟子认为君主要实行仁政,听从臣子的建议,否则会被推翻;卢梭认为统治阶级不要违背民意,人民有权推翻违背民意的统治者。可见二者都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故 A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二者主张基本相同,不是对立,故 B 项错误。卢梭和孟子都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而不是反对君主制度,故 C 项错误。孟子不具有民主化倾向,故 D 项错误。3.(20
5、18福建福州二模)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 1123 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解析:B 据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可知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在 1123 年的高丽被引为案例,说明儒家伦理影响深远,B 项正确。材料表明儒家强调等级名分,未涉及礼乐制度的重建和君臣矛盾,A、C 两项错误;材料“高丽类似争议
6、中被引为案例”强调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圈的影响而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圈形成,D 项错误。34.(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记述 出处(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 史记萧相国世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准书上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
7、力解析:A “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指汉初经济残破社会不稳,流亡者甚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是指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是指通过“无为而治”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 A 项正确。 “无为而治”主要是恢复发展经济而不是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故 B 项错误;汉为统一国家,统治区域广阔,故 C 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故 D 项错误。5.(2018辽宁抚顺一模)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
8、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注重调和儒道促使儒道兼容B.融合儒佛道三教体现三位一体C.坚持儒家名教强调儒家正统D.鼓吹“天理”宣传存天理灭人欲解析:A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思潮主张维护纲常名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的统治秩序,具有儒家思想的特征;同时主张“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故魏晋玄学体现了儒道融合的趋4势,所以 A 正确。6.(2018安徽安庆二模)北宋理学家张载年少时,“学无所不窥,特别好讲究军事,华十八,当西夏用兵时,上书谒范仲淹。仲淹
9、一见,认为大器,却戒责他道:儒者自有名教的乐地,何用谈兵。 并劝他读中庸 ”。这说明( )A.宋统治集团重文轻武 B.范仲淹想打压张载C.范仲淹讲究儒学修为 D.宋儒学家消极遁世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范仲淹强调张载要加强对儒学精髓尤其是孔孟道统的学习,反映了范仲淹讲究儒学修为,并不看重兵家之事,故 C 项正确。重文轻武可能会影响范仲淹的人才观,但其一人并不能代表整个统治集团,故排除 A 项;材料范仲淹是对张载进行引导而非打压,故排除 B 项;D 项错误,宋代儒学家大多具有积极入世的天下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并非消极遁世。7.(2018湖北华中师大质检)有学者指出,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
10、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这说明程朱理学( )A.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B.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C.破除了宗教的精神束缚D.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解析:A 据材料“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可以得出程朱理学使人们在信念、治学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故 A 项正确;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一直存在,故 C 项错误;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仅体现材料部分信息,不全面,故 D 项错误。8.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
11、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解析:D 材料“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毋纵奢以干天刑”强调的是遵循儒家的纲常伦理、安分守己、遵规守纪,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关系”,排除 A 项;郑氏家规注重族人的社会责任,B 项错误;材料强调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及社会责任,并5未体现宗法血缘制度,C 项错误。9.在反思清朝何以取
12、代明朝的时候,顾炎武对清代以前的传统思想观念给国民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体现一名思想家的历史的“自觉” 。这种“自觉”表现在( )A.忠君恤民,保家卫国的天下情怀B.反对苛政,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的儒者风范D.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解析: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依据题干,顾炎武“提出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是反对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主张,据此可判断答案为 D。A、B、C 三项与题干以及顾炎武的思想均有偏离,排除。10.(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