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 3 课时基 础 巩 固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定值B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都会发生改变C化学平衡常数 K 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都有关D化学平衡常数 K 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 A、B、C 均错误。2(2016安徽合肥检测)关于 C(s)H 2O(g)CO(g) H 2(g)的平衡常数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C )A K B Kc C c H2Oc CO c H2 c CO c H2c C c H2OC K D Kc CO c H2c H2O
2、c H2Oc CO c H2解析:据相关知识可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但 C 为固体,不出现在表达式中。3可逆反应 A(g)2B(g)3C(g) 4D(g) 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D )解析: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 K 应增大,A 错;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 B 的转化率降低,B 错;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 D的产率不变,C 错;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 D 正确。4在 25 时,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所示:物质 X Y Z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平衡浓度/
3、molL1 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50%B反应表示为 X3Y2Z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1 6002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X、Y、Z 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 0.05 molL1 、0.15molL 1 、0.1 molL1 ,且 X、Y 的浓度减小,Z 的浓度增大,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Y2Z ;X 的转化率为 100%50%;平衡常数 K 1 600;平衡常数只受温0.05 molL 10.1 molL 1 0.120.050.053度的影响,不受压
4、强和浓度的影响。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关系: xH2O(g)(H 2O)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x3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125 L2/mol2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33.3 g/molD 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 1 mol 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 将c H2O xc H2O增大解析:根据图像可得如下关系:xH2O g H2O x g起 始 5 mol 0 mol转 化 3 mol 1 mol平 衡 2 mol 1 mol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
5、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则 x3,A 项正确;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0.125 L2/mol2,B 项正确;平衡时混1 mol/L 2 mol/L 3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30 g/mol,C 项错误;M2 mol18 g/mol 1 mol54 g/mol2 mol 1 molt1时刻,保持温变不变,再充入 1 mol 水蒸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右移,重新达到平衡时, 将增大,D 项正确。c H2O xc H2O6(2017江西南昌二中高二月考)在 1.0 L 密闭容器中放入 0.10 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 C(g) H85.1 kJmol 1反
6、应时间( 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 p)的数据如表:时间 t/h 0 1 2 4 8 16 20 25 303总 压 强 p100 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 A 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_升高温度、减小压强_。(2)由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计算反应物 A 的转化率 (A)的表达式为_( 1)pp0100%_,平衡时 A 的转化率为_94.1%_,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K:A(g) B(g) C(g)起始量/mol 0.10 0 0平衡量/mol 0.10(194.1%) 0.1094
7、.1% 0.1094.1%_K 1.5_。c C c Bc A 0.094 120.005 9(3)由总压强 p 和起始压强 p0表示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 n 总 和反应物 A的物质的量 n(A) n 总 _0.10 _mol, n(A)_0.10(2 )_mol。pp0 pp0下表为反应物 A 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 a_0.051_。反应时间 t/h 0 4 8 16c(A)/(molL1 ) 0.10 a 0.026 0.006 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 c(A)变化与时间间隔( t)的规律,得出结论是_达到平衡前每间隔 4_h, c(A)减少约一半_;由此规律推出反
8、应在 12 h 时反应物的浓度 c(A)为_0.013_molL1 。解析:(1)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升温、减压均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A 的转化率。(2)结合 pV nRT,该反应消耗 A 的物质的量即是体系增加的物质的量,(A)100% 100% 100% 100%;(A)n转 An初 A n变n初 ApVRT p0VRTp0VRT p p0p0 100%94.1%。9.53 4.914.91(3)结合在等温,等容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那么 , n 总n总n起 A pp00.10 mol ; n(A)0.10 mol( n 总 0.10 mol)0.10 mol(
9、0.10 0.10)pp0 pp0mol0.10 mol(2 )。pp0结合,4 h 时 n(A)0.10 mol(2 )0.051 mol, c(A)0.051 7.314.914molL1 。由表格数据可知,达到平衡前每 4 h, c(A)减小约一半,那么 12 h 时, c(A)约为 0.013 molL1 。能 力 提 升1在温度 T1和 T2(已知 T2T1)下,X 2(g)和 H2反应生成 HX 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 K(T1) K(T2)F2H 22HF 1.81036 1.91032Cl2H 22HCl 9.71012 4.21011Br2H 22HBr 5.610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化学 第二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