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初考试生物试题(理科)1.在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进行鉴定的实验中,正确的方法与结果是A. 大豆组织样液(2 mL)斐林试剂甲液(2 mL)斐林试剂乙液(2 mL) 溶液呈紫色B. 苹果组织样液(2 mL)双缩脲试剂 A液(2 mL)双缩脲试剂 B液(2 mL) 溶液呈橘黄色C. 花生子叶苏丹染液(2 mL) 脂肪颗粒呈红色D. 苹果组织样液(2 mL)(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 (1 mL) 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
2、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大豆组织样液一般用于鉴定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并且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A 错误;苹果组织样液一般用于鉴定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并且双缩脲试剂鉴定时双缩脲试剂 B液应加 34 滴,颜色反应也是错误,B 错误;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用苏丹染液呈红色,C 错误;苹果组织样液一般用于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混合使
3、用,并且水浴加热,同时产生砖红色沉淀,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选材、鉴定试剂及其使用方法以及结果出现的颜色变化。2.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 动、植物细胞中糖的种类完全不同- 2 -C. 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不同D. 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A 正确;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等,B 错误;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相同,都是葡萄糖,C 错误;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3.
4、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糖有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有糖原和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有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葡萄糖、果糖是单糖;固醇与脂肪均属于脂质;固醇不是生物大分子。4.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或自由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 B. C. D. 【答案】C【解析】- 3 -试题分析:自由水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
5、谢废物,正确;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正确;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错误;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不同,新陈代谢强的细胞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大,错误,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水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 观察线粒体利用了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
6、,再用显微镜观察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的提取实验、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等实验的综合性考查。【详解】细胞膜的提取实验中,实验材料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实验方法为吸水涨破,A正确;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质量是不同的,因此分离各种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B 正确;健那绿是活细胞中线粒体的专一性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 错误;为追踪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对氨基酸进行同位素标记,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正确。故选 C。【点睛】熟记教材中各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试剂、实验结果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6.分析下列各选项,与糖蛋白功能无关的是A.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B.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C. 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种精子的识别 D. 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糖蛋白分布和功能:- 4 -(1)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2)糖蛋白的功能:具有识别功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功能。【详解】糖蛋白具有保护作用,A 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运输氧气与糖蛋白无关,B 符合题意;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C 不符合题意;糖蛋白有润滑作用,D 不符合题意。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 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B. 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C. 将细胞内合成的
8、抗体、激素等物质分泌到细胞外D.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会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解:A、细胞膜存在于细胞的最外边,作为系统的边界,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对生命的起源起重要作用,A 错误;B、酶能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但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B 正确;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可以将抗体分泌到细胞外,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胰岛 B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细胞膜分泌到胰岛 B细胞,体现物质交换的功能,C
9、错误;D、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会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D 错误;故选:B考点:细胞膜的功能8.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加了光的吸收面积B. 线粒体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加了有氧呼吸酶的附着面积C. 内质网呈网状结构有利于物质的运输D. 消化腺细胞高尔基体的膜面积比骨骼肌细胞大【答案】A【解析】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光滑,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增加了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膜面积,A- 5 -错误;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增加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膜面积,B正确;内质网是单层膜折叠体,通过折叠外连细胞膜,内连细胞核,有利于细胞内外物
10、质的运输,C 正确;高尔基通过扁平囊重叠增大膜面积,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消化腺细胞高尔基体的膜面积比骨骼肌细胞大,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增加膜面积的方法。不同的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为:叶绿体:类囊体堆积成基粒;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成嵴; 高尔基体:扁平囊重叠增大膜面积。9.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 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0.9%的 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C.
11、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 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两层膜【答案】D【解析】【分析】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最后能观察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该实验中用到 0.9% 的 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详解】实验前对牙签消毒、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A 正确;该实验中用到0.9% 的 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B 正确;线粒体能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
12、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即 4层磷脂分子层,但这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 错误。【点睛】注意:观察细胞内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必须在活细胞内,所以该实验选择的是活性染料健那绿,需要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10.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6 -A. 膜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
13、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不同的生物膜融合,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A 正确;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而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相关,故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发达,B 错误;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先进入内质网结构形成一定空间结构蛋白质,再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C 正确;生物膜结构相似,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相互转化,膜成分的更新,D 正确。【点睛】熟悉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
14、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 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有利于 DNA和 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答案】A【解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膜系统,A 正确,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错误,DNA 不会从细胞核- 7 -进入细胞质,D 错误。【考点定位】明天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2.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 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
15、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 人的白细胞 B. 鸡的红细胞 C. 蛔虫的体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答案】D【解析】(1)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胞除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名师点睛】人成熟的红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
16、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13.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 氧气、甘油 B. 钾离子、氨基酸 C. 葡萄糖、甘油 D. 脂肪酸、钾离子【答案】B【解析】【分析】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呼吸作用减弱,释放能量减少,进而影响主动运输过程,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钾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完成;对氧气、甘油、脂肪酸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详解】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呼吸作用减弱,释放能量减少,进而影响主动运输过程。氧气、甘油的运输都是自由扩散,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A 错误;钾离子和氨基酸都是通过主动运输
17、的方式运输,所以会受到明显的影响,B 正确;葡萄糖是主动运输方式,但甘油是自由扩散方式运输,C 错误;脂肪酸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比较如下:- 8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 不需 水,CO 2,O 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 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等14.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
18、细胞的方式先后有A.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C.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D.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2、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
19、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故选:B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9 -1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 B.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 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 D. 有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A 正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错误;是糖蛋白
20、,位于细胞外侧,与细胞间的识别作用有关,C 正确;是蛋白质,由蛋白质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D 正确。16.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B. 如果温度下降 5 ,B 点将下移C.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D. 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原因主要是受酶数量的限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曲线 AB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现在酶促反应速率- 10 -的因素是麦芽糖量;B 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 BC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2017 _2018 年高 生物 下学 期期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