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综合磨合训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综合磨合训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综合磨合训练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宜丰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综合磨合训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140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4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道间的一场争论。黄生认为上下有别,汤武革命,以臣诛君,大逆不道;辕固生的反驳极为有力:照你所说, “高帝(汉高祖)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结果显然是儒生辕固生赢了。据此可知A. 儒学成为汉初的统治思想B. 道家思想不适应现实需要C
2、. 汉初“百家争鸣”仍然持续D. 争论触及了政权的合法性【答案】D【解析】题干中黄生认为汤武革命,以臣诛君,大逆不道,而儒生辕固生的反驳是指出了如果依照黄生的观点,则汉高祖代秦天子之位是非法的,所以这说明争论触及了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儒学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 A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A;题干没有说到道家思想是否适应现实需要,故排除 B;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故 C 不符合史实,排除 C。2.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 ,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 。这一现象A. 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B. 导致
3、贵族政治得以恢复C. 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D. 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答案】C【解析】- 2 -秦以后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变化,隋朝开始才实行科举制,故A 的说法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 A;贵族政治是世卿世禄制,题干中的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没法体现功臣的儿子一定是世袭了父亲的职位,故 BD 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由于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只是对夺取皇位中功臣的一种奖励,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故这种现象会影响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故选 C。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秦朝 三公几卿制西汉汉武帝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
4、省、门下省、尚书省)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元 中书一省制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B.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C.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从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传承和发展,故 B 正确;当时的中央官制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故 A 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 C 错误;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反映的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官制的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
5、案。- 3 -4.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A. 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B. 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C. 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D. 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答案】B【解析】题干中一共包含了三层意思,而“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不符合 A,故排除 A;题干中的维新派行动、清末新政和中华民国建立都属于政治运动,这一过程中题干都提到了其伴随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故 B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突发性
6、这一特征,故 C 不符合题意;D 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故排除。5.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 ,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据此可知A. 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 民生主义源自剩余价值学说D. 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识到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而马克思从棉布的制成角度来说明,工人和农民等都是社会有用的人士,由此关注到了解决民生问题,来消除贫富两极分
7、化,故 A 符合题意;民权主义才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 B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借鉴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但同时也使之得到了发展,故 C 不符合史实;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思想主张,故没有可比性,所以 D 不符合史实。6.据 1937 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地主占有大约 4050的耕地。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 60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4 -A. 地区间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有别B. 不同区域土地政策文施的差异C. 地区间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差异D. 不同区
8、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答案】C【解析】题干中体现的是 1937 年,当时土地租佃关系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故排除 A;由于当时是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政策对其影响不应该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B;当时这两个地区的土地集中程度的高低更应该反映的是两个地方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故选 C;题干中说到农村土地集中程度在东南地区要高于西北地区,虽然在东南与西北两个不同的地区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但是这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 D。7.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A. 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B. 充分
9、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C. 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D. 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答案】D【解析】题干说到罗马法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这些成果对后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地位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见其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故选 D;罗马法的出发点是维护罗马的奴隶制度或者说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 A 不符合史实;古代罗马法规定中,奴隶和公民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没法保证奴隶的利益,故 B 不符合史实;题干只体现了妇女的法律地位和条文,故不能说兼顾了各个群体,故排除 C。8.15 世纪以来,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力量逐步壮大;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获得极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
10、量壮大。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却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为此,他们A. 发动光荣革命,获取政治权利B.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权力C. 发动工业革命,提高经济地位- 5 -D. 进行议会改革,更多参与政治【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到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阻碍了新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发展,所以新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就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最终获得政治权力,以满足自身发展,故选 A;BCD 都是在斯图亚特王朝覆灭之后很久才发生的,故排除。9.一首流行于 17 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 , “我们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
11、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 。歌中反映的现象A. 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B. 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严重挑战C. 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D. 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答案】C【解析】“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体现的是 17 世纪末的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内容,由于对织工的工资不断进行克扣,所以资本更快的聚集在呢绒商手中,这对资本主义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故选 C 而排除 D;题干所述时间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故 A 不符合史实;17 世纪末英国的国际贸易正处于繁荣时期,故 B 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
12、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 ,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以及空间(或者地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这恰恰是目前模块学习中同学们不容易掌握的薄弱之处,这一题提醒大家,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因素。这一题体现的是 17 世纪末的英国,根据这一时空因素,就可以排除 AB;然后根据“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可以知道体现的是 17 世纪末的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答案就迎刃而解了。10.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
13、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的不断降低。这主要反映出- 6 -A. 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B. 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C. 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D. 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答案】C【解析】这一题的题干是“虽然但是”结构,题意强调的是后者,即“但”后面的意思,所以强调的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而其作用材料用了两方面的信息,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故选 C;ABD 在题干中没有直接体现,故排除。11.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据此判断(注:西欧共同市场为法、德、意、比、卢、荷六国)A.
14、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相对衰落B. 日本逐渐处于出超地位C. 西欧共同市场出口增长速度最快D. 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对比,美国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对比,优势不再明显,故 A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日本的进出口信息,故 B 项错误;西欧共同市场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数值,不能表明自身出口速度的快慢,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12.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
15、兴起。这些新变化推动A. 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B. 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C. 美苏关系走向妥协- 7 -D.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答案】C【解析】多极化格局至今还没有形成,国际政治新秩序也没有建立,故 AB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虽然冷战格局发生了些新变化,但是总态势并没有根本变化,所以美国战略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故排除 D。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有分化,第三世界兴起也会冲击两极格局,所以美苏关系有些妥协的迹象产生,故选 C。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2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宜丰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综合 磨合 训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