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1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1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1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pptx(8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1)王阳明的心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传统科技的发展; (4)李时珍(选修4); (5)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小说、文人画、京剧),考纲要求,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考纲呈现,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一、阳明心学,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自主学习,1.背景: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 入危机;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2.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 致良知 ”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影响: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
2、国社会政治、文化教 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1.主要思想家及主张,2.影响 (1)闪现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人”的权利和男 女平等,宣传学校议政等主张,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 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 提出新的社会方案,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 理论基础。,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区别 明清之际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 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 求,
3、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而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归纳总结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 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教材补遗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主张,图解历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补遗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主张,(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
4、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主题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及其特点 史料呈现 史料1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 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 非也。 李贽藏书史料2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 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合作探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3 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 于是刻者。
5、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 顾炎武日知录自序史料4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读史指导 (1)史料1选自李贽的著作,反映了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他反对以孔子 的是非为是非。 (2)史料2选自黄宗羲的著作,根据史料中多次出现的“君”“天下”等 字词可知黄宗羲论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他的进步思想。 (3)史料3选自顾炎武的著作,说明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关心民生。 (4)史料4选自王夫之的著作,“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说明王夫之认为 气是第一位的,理是第二位的,反映了其唯物主义思想。,问题思考 (1)史料1说明了李贽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反传统
6、,反教条。,(2)根据史料2、3、4说明黄、顾、王三位思想家是如何继承与批判传 统儒学的。 提示 黄宗羲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顾炎武继承先秦儒家关注现实民生的思 想,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以致用;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天命 论”和“先知论”,蕴含唯物主义的思想。,(3)综合以上史料分析这种进步思想出现的根源。 提示 商品经济的发展。,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 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
7、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 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 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主题二 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史料呈现 史料1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 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 为盛
8、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史料2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其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3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 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 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 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读史指导 (1)史料1中反映了统治者和广大民众对待传统儒家伦理的态度和 做法是推崇和遵守
9、。 (2)史料2中的反映了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君臣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的思想。 (3)史料3中的反映了明清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上和思想上出 现了反传统的新因素。,问题思考 (1)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 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提示 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2)据史料2,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 又体现了“新见”。 提示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 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3)据史料3和所学知识,判断史料3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10、 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提示 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史论归纳 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1.积极影响 (1)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2)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3)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 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消极影响 (1)由于早期资本主义
11、萌芽发展缓慢,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 占统治地位。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思想。,1.(2019河北秦皇岛模拟)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 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 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 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 ”这表明郑氏家规 ( )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考点集训,D,解析 材料中“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毋纵奢以 干天刑”强调的是遵循儒家
12、的纲常伦理、安分守己、遵规守纪,故D项 符合题意。,2.(2019山东烟台模拟)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 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 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解析 材料中李贽的做法“离经叛道”,说明其力图冲破封建传统 的束缚,故选C项。李贽的做法与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无关,排除A 项;“收女弟子”无法说明李贽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李 贽的行为无法体现其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排除D项。,3.顾炎武在日知
13、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 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C,解析 顾炎武认为,要让百姓服从教化,改善风俗,必须先使百姓 “甘其食,美其服”,即让百姓生活富足,故C项正确。,一、明清时期的科技,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自主学习,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 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教材补遗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
14、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学及医学等领域。,二、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从宋代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式多样,题材众多,名著有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 志异等。,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2.书法绘画 (1)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2)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
15、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 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三、京剧的形成 1.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又有汉剧戏班进京演出,形成“徽汉合 流”的局面。 2. 道光 年间,京剧正式形成。此后不断发展,同治、光绪年间成熟。 3.京剧的地位:京剧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中国文 化的“国粹”之一。,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 的形成。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 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 熟。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四、李时珍
16、(选修4) 1.编写本草纲目 (1)原因: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存在错误、重复 和遗漏。 (2)经历:阅读800多种参考书;实地考察,遍访百姓。 (3)出版: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4)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方11 096个。 2.外传:1606年传入 日本 ,又被译成多种文字。,3.历史地位 (1)李时珍被称为“ 医中之圣 ”,本草纲目被誉为 “ 东方医药巨典 ”,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 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1 明清 时期 思想 科技 文化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