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22专题模拟(含解析).doc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22专题模拟(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22专题模拟(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2 专题模拟练习一、【2018 届 5 月浙江省温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 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8分)放歌行二首宋陈师道其一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其二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注释】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指显贵人家的闺阁,即淑女入宫之前的住所。后生:指年轻女子。随宜:随从时宜。1.第一首中“春风永巷闭娉婷”的“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2.有人说,这两首诗语意蕴藉,都含有感慨“国士佳人,一般遭遇”的弦外之音。请结合每首末两句分别简析。(
2、6 分)【答案】1. “闭”,关。有如此芳容,却不受恩宠,反被深锁冷宫。 对比,“闭”的处境与明媚的“春光”形 1 2成反差。 表现了她处境的孤独寂寞冷(或内心的凄凉悲苦)。 “闭”字与下文“长”字,分别从空间 3 4和时间的角度描述,形成照应。(评分标准:共 2 分。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 第一首,宫女禁闭深官。顾影自怜,期盼受宠,竟难博得君王一顾;即便偶有时机,有因“着眼未明” 1,仍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 隐喻(象征)怀有绝代才华的士人,虽常困顿在风尘之中(或老死于 2蓬门之下),但内心仍有所期待忧思。 第二首,宫女自伤迟暮,以自身遭遇劝诫他人,要及早为自己作 3计寻
3、求归宿,切莫自恃倾城 之貌而蹉跎青春。 暗喻士人往往自矜才华,以致坐失时机,耽误年华,知音 4难逢,老大无成。评分标准:共 6 分。点 3 分, 点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3(此题考查意蕴理解,若答案没涉及比喻或象征手法,并不影响得分。若笼统而不分别作答,如答“诗人假借宫女失意的苦楚委屈幽怨,以寄托志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辛酸哀怨悲愤”之类,则给 3 分。若能分别作答却不结合诗句简析,如答“第一首侧重表达士人的期待忧思,第二首侧重表达士人的侮恨自专题模拟练习2责”之类,则给 3 分。)【试题解读】放歌行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借宫女失意,抒发志士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2、本题考
4、查诗歌的综合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重点抓住结句进行赏析。第一首诗的结句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表现宫女禁闭深宫,无法得君王一顾,即使偶有一顾,也是“着眼未明”,没有仔细看,因而心生怅恨。以宫女不得君王恩宠眷顾比喻有才华的人无出头之日,而心生忧愁。第二首诗的结句“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迟暮宫女以自己的遭遇告诫他人,要要及早为自己作打算,不能自持青春年华易貌美而浪费了光阴。比喻有才华的人因自矜而失去机会,一无所成。 二、【2018 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8 分)胡歌【唐】岑参黑姓蕃王貂鼠
5、裘,葡萄宫锦醉缠头。3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分析。(4 分)2.赏析本诗的主要艺术手法。(4 分)【答案】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蕃王宴饮纵乐的景象。(2 分)“貂鼠裘”突出衣着的名贵;将名贵的“葡萄宫锦”作为缠头赠送给舞女,突出其生活的奢侈;(1 分)“醉”突出宴饮纵乐的无度 。(1 分)2.诗的后两句突出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全诗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比,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苦乐不均的现实。(修辞手法 2 分,主题 2 分)【试题解读】胡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后两句写关三、【20
6、19 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8 分)满江红金陵怀古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 坏寒螀 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注】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该词大约作于此时。畴昔:从前。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寒螀(jing):古书上说的一4种蝉。1.下阕“故国”呼应上阕 ,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
7、分)2.简要赏析上阕 的对比艺术。(6 分)【答案】1.六代豪华(2 分)2.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非从前构成对比;化用典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将春潮急涌之动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给 2 分,答到任意两点即给 4 分)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2 分) 【试题解读】满江红金陵怀古是元朝诗人萨都剌的词。这首词连缀了一系列古今人事和风物,既拓宽了时空去不复返。2、考查赏析诗词艺术手法能力。题干已经明确赏析的艺术手法是对比,赏析的范围是上阙。答题时,找出本
8、词上阙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进行分析,指出其表达效果和抒发的情感即可。本词的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这是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带有沉重的怀古情5四、【2018 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8 分)上太行 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 分)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 分)【答案】 1.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衬托(反衬),用鸟
9、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 2.(1)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忘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2)侧面烘托,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苍茫壮阔之景烘托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正面描写(肖像、动作)【试题解读】上太行是明代政治家于谦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写巍巍太行的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等苍茫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末尾一句描写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全诗写得沉郁顿挫,感人至深。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
10、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6五、【2019 届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8 分)海棠(唐)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 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菩萨蛮(唐五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莫愁: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1. 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2 分)2. 郑诗写
11、“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 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人物之 “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1. 新著雨 花待放 2. 本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女子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温诗中的“懒”是一种慵懒,表现女子美貌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的孤寂,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试题解读】海棠郑谷中,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7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22 模拟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