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 分钟 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3 题。1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坡度C海拔 D坡向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 D温带针阔混交林3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区( )A降水量最大 B土壤肥力最高C光照条件最好 D应防止水土流失解析:第
2、1 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山东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第 2 题,图中 5 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龙川江河谷、高黎贡山东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第 3 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山西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
3、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答案:1.D 2.C 3.D(2019韶关模拟)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 CO2,而森林土壤是 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2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46 题。4武夷山森林土壤 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A12 月 B45 月C78 月 D1011 月5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 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
4、多 B蒸发较大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6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 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解析:第 4 题,图示森林土壤 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而武夷山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则夏季排放量最大。第 5 题,武夷山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则土壤含水量东坡大于西坡,使土壤 CO2排放量东坡大于西坡。第 6题,天然林一般要比人工林更稠密,则土壤光照较少而温度可能较低,土壤含水量一般相差不大;但因稠密而枯枝落叶量更多,故土壤 CO2排放量较大。答案:4.C 5.A 6.D(
5、2018高考天津卷)结合图 1 和图 2 中的信息,回答 78 题。37最有可能观察到图 1 中景观的地点,是图 2 中的(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8在图 1 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解析:第 7 题,甲地海拔约为 1 000 m,位于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地带,为草原景观,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山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形成云杉林景观,云杉林往上形成高山草甸、高山积雪景观,A 正确。乙地位于天山山脉北面的准噶尔盆地中,附近是荒漠景观,B 错;丙地海拔为 3 0005 000 m,处于终年积雪区,观察自然景观的海拔越来越低
6、,与图 1 不符,C 错;丁地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因地形封闭,湿润气流难以深入,气候干旱,故天山山脉南坡没有云杉林分布,D 错。第 8 题,根据上题分析,图 1 景观的观测地点在甲地,甲地所在的伊犁河谷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山腰地带降水较多,形成云杉林带。答案:7.A 8.C下图示意我国 30N 附近某河谷山坡聚落分布及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读图回答911 题。9该山地海拔 2 0002 800 m 地段内聚落数量多,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湿润,地势和缓 B水源充足,光照充足C气候温凉,交通便利 D地势高,免受洪水侵袭10该地随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干旱灌木、针
7、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11调查发现该河谷地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线比 15 年前下降了几十米,其影响因素4最有可能是( )A气候变暖 B河流改道C修筑梯田 D人工育林解析:第 9 题,根据图中信息,海拔 2 0002 800 m 地段,分布有针叶阔叶混交林,说明气候较湿润,该地段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和缓,A 对;远离河流,水源不够充足,光照条件无法确定,B 错;位于河谷坡地,交通受限,C 错;虽能免受洪水侵袭,但不是主要原因,D 错。故选 A。第 10 题,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形、土壤及气候等多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三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综合 检测 解析 湘教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