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2滑轮教案(新版)教科版.doc
《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2滑轮教案(新版)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2滑轮教案(新版)教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滑 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知道滑轮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想、经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二、教学难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你知道旗杆顶
2、端有一个什么机械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教学活动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2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叫作滑轮。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作定滑轮。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作动滑轮。一、定滑轮观察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举例:如旗杆顶部的装置为定滑轮。 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演示实验:(1)称量钩码的重力; (2)演示如图所示的实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拉力的方向改变,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特点是 G=F 。使
3、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提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 按照下图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 与物体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提问: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定滑轮的实质是 l1 l2的等臂杠杆。F Gs h)阅读教材 P78,讨论交流:使用定滑轮。如图 11-2-4。3仔细观察图,注意力的方向及大小。并与同学一起讨论,你们都在哪些场合见过这种滑轮,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学生分析、讨论作答:虽说不能省力,但向下拉可比向上提要舒服得多。教师纠正、总结。二、动滑轮 教师边讲
4、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如图 11-2-5。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此时提起重物使用的动滑轮与刚才演示实验使用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使用定滑轮时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方向是向上的。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动滑轮中绳的拉力情况怎样? 阅读教材 P79,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如图 11-2-6。提出问题:(1)在动滑轮的使用中,绳子两端的拉力是否相等?(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猜想与假设:使用动滑轮可能省力。仪器安装:按照如图 11-2-6 安装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动滑轮下方挂上重力为 G 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物理 下册 112 滑轮 教案 新版 教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