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内。 )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度【答案】A
2、【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周” “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 、 “矛盾激化、亲情疏远” 、 “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晚期出现了“僭越频发的可能” ,故 A 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B;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被确定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故排除 C、D。故选 A。2.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 、阻塞仁义的“邪说” 。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A. 代表平民百姓利益B. 违背宗
3、法等级观念- 2 -C. 宣扬积极救世情怀D. 过于追求实用功利【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墨家的“兼爱”思想属于大爱思想,是不分等级秩序的爱,不符合儒家思想有等级差别的爱思想,B 正确。代表的阶级属性不是墨家思想受到批判的原因,A 错误。儒家思想宣传积极救世情怀,C 排余 A3 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余 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皆,故选 Cs 儒家主张“礼” “法”并用,挪余 D【点睛】儒家思想3.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 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
4、大多为麻纸。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8 年的木简。由此推知A. 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 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 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 魏晋时普遍使用麻纸【答案】A【解析】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西汉时期;从材料“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内地的纸已传到西域地区,故 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得出“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故 B 项错误;材料“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说明 C 项错误;从材料“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中无法得出“普遍使用麻纸”
5、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3 -点睛: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4.19 世纪 70 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A. B. C. D. 【答案】C【解析】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思想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是 19 世纪 70 年代,故正确;有线电报创办是 19 世纪 70 年代在台湾创办,故正确;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是
6、1872 年,故项正确,本题选择 C 项符合题意。5.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 发明于东汉时期B. 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 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 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 ”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 A 项正确,但是- 4 -不符合题意;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 C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
7、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 D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 B 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6.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 ”这就肯定了红楼梦的A. 社会教化功能B. 文学鉴赏价值C. 维护封建礼教D. 革新社会风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察明清小说,从题意对红楼梦的点评可知,这部作品有善恶报施,劝惩垂诫的作用,其教化价值与神圣同等效果。所以可得出 A 选项,题意在肯定红楼梦的社会教化作用。B 选项未体现,错误
8、;C 选项未体现,错误;D 选项,题意重在表达红楼梦的劝导作用,被读者感悟接受,并非主动革新社会风气,错误。【点睛】本题把握题意中评价的关键词即可得出答案。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是因为,他的词A.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描写B. 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C. 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情怀D. 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哀思【答案】C【解析】-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他的词贴近市民生活,能反映市民的情怀,从而导致能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故 C 项正确,A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BD
9、项是豪放派词人的特点,排除。8.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 世纪 20 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B. 清末民初开始反对包办婚姻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促进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清末民初,大城市已出现晚婚观念,而农村早婚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抵制出现在 20 年代末,结合所学,早婚风俗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而题干中农村婚龄推迟现象晚于城市,反映了近代城市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农村更明显
10、,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材料未涉及包办婚姻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习俗的改革作用,20 年代末,清政府已经灭亡,故排除。D 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9.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 年 9 月 18 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11、【答案】B- 6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材料中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开始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依据在于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 B。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开始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中国的全面抗战出现在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故 A、D 两项错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标志是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故 C 项说法错误。10.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
12、”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说明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故正确。金砖四国作为国际合作的形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故错误。根据材料,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及要求大幅减排说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故正确。故表述正确,表述错误,
13、根据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选项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 -11.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做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 财产等级制B. 400 人会议的设置C. 维持小国寡民D. 废除债奴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废除债奴制使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重获自由,壮大了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D 项正确。财产等级制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民主政治,无法壮大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A 项排除;400 人会议按财产四等级分配公民政治权利,第四等级无参与政治的权力,不利于壮大萎缩中的公民集
14、体,故 B 项排除;维持小国寡民无法壮大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C 项排除。12.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工业建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 “纺织业” “青岛” 。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A.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D.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答案】C【解析】“工业建设会”是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时出现的著名的实业团体,所以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战”时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而非兴起也非初步发展,所以选项 A、B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民族工
15、业而非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8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原则是A. 自由平等B. 主权在民C. 分权制衡D. 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详解】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体现的是分权制衡思想,故 C 正确;自由平等是人生而就有的权力,与本题无关,故 A 错误;主权在民指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
16、民是国家的主人,材料未体现,故 B 错误;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范围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 ,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彼此制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14.“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A. 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B. 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C.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17、 提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可知,民国二十七年为 1938 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先生盛德”主要指蒋介石- 9 -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军北伐发生在 192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生在 1936 年,故排除 C。提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于 1935 年瓦窑堡会议提出,时间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D。15.“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 ”朝日
18、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 冷战时代的结束D. 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尼克松 1972 年访华签署了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 A。B 项是在 1971 年,在美国总统访华之前;冷战结束是在 1991 年;D 项是在 1954 年。都不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解冻16.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
19、力。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A. 建立生产合作社B. 发动“大跃进”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左倾错误,党中央提出了短时- 10 -间钢产量赶超西方国家的口号,这符合材料的信息,B 项正确;建立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排除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 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运动,不符合材料信息,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大跃进运动的特点:“大跃
20、进”片面追求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指标的“左”倾错误泛滥开来,造成生产力的及大破坏。17.1964 年 10 月 16 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解析】【详解】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从此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拥有了核武器,使西方人
21、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 A 项。籼型杂交水稻于 1973 年培育成功,排除 B 项;2003 年,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排除 C 项;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1970 年发射成功的东方红一号,排除 D 项。18.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时,美国有求于苏联的地方越来越少,相反,强大的苏联和走上人民民主专政道路的东欧国家日益成为美国实现自己野心的障碍。罗斯福逝世,使美国政策的变化以前后两任政府推行不同方针的形式表现出来。 “美国政策的变化”是指A.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B. 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C. 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的对手D. 对西欧由控制转向扶持
22、- 11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杜鲁门改变二战时与苏联的合作政策,把苏联看作自己称霸世界的对手,故 C 正确。当时苏联与美国还没有争夺中间地带、展开军备竞赛,可排除 A、B。美国对西欧是扶持和控制,排除 D。19.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世界风云人物,并对其中一位评价如下:“他为 20 世纪的科学思想洒下了种子,为现在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文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 ”“他”是A. 牛顿B. 爱迪生C. 爱因斯坦D. 莱特兄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23、材料“20 世纪” “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等信息可知,材料论述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答案为 C 项。根据“20 世纪”这一时间信息可排除 A 项;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两者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D 项。20.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A. 格物致知B. 本心体悟C. 心外无物D. 经世致用【答案】D- 12 -【解析】“一步未行,一处未到、自欺欺世”等字眼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实际的用途,要做到经世致用而不能空
24、谈误国,但是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格物致知、本心体悟以及 心外无物方面的信息,所以只有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1.薄伽丘的十日谈多半故事都是以爱情等为主题,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理想情人的妩媚。这反映了文艺复兴A. 推动文学创作B. 主张恋爱自由C. 反对禁欲主义D. 放弃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文学创作是宣扬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文艺复兴推动文学创作,故排除 A 项;十日谈和神曲是在宣扬人的欲望和价值,不是主张恋爱自由,故排除 B 项;文艺复兴并不主张放弃宗教信仰,故排除 D 项。 十日谈和神曲宣扬爱情,体现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湖州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